企業應用能力鑑定行動方案
為充裕5+2產業創新及數位國家創新經濟發展所需人才,以「教訓考用」循環的人才培育制度為理念,建立能力鑑定體系運作制度,與企業共同訂定能力標準,由專業法人辦理能力鑑定考試,經濟部核發專業師級證書,帶動企業承諾優先面試/加薪/聘用獲證者。藉此改善學用落差、企業尋才不易與青年就業困難等問題。
主要推動作法包括:
(1)產業共同訂定之人才能力規格 : 計畫整合超過千位產官學研專家,組成21項鑑定專業委員會,參與制度規劃與命題,凝聚產學共識。
(2)引導學校/培訓單位以鑑定科目調整課程 : 依據能力鑑定公告方向發展實務學程或調整教學,公協會也協力提供業界師資,對焦產業需求,各界合力培育符合產業需要之關鍵人才。(點我了解更多à學校/培訓機構認同名單)
(3)推動企業承諾優先面試及聘用通過鑑定者:各產業領頭羊廠商以實際行動支持,超過3,000家次企業認同,承諾優先面試及聘用通過鑑定者。(點我了解更多à企業認同名單)
能力鑑定教訓考用循環
經濟部發證的產業人才能力鑑定(iPAS),定位重點產業之「師級」專業人員,發展產業職能基準,並依其內涵規劃能力鑑定機制。自105年起,共辦理重點產業的21項能力鑑定,只要企業盤點內部所需人才之工作內容及條件,符合能力鑑定項目(如下表),即可使用具高鑑別度(平均獲證水準30%)的能力鑑定考試於選育留用制度上。
(點我了解更多:能力鑑定職能介紹、鑑定項目及能力表現)
Step 1 : 加入企業認同【免費】
業界深度參與是經濟部產業人才能力鑑定的重要特色,誠摰邀請相關企業加入認同行列,一方面廣納產業界的建議,確保能力鑑定規劃皆符合產業需求。目前已有超過3,000家次企業參與認同,包含華碩電腦、聯發科技、鴻海精密、台積電、三陽工業、泰山企業等知名企業。
歡迎立即線上申請,免費加入~完成認同企業審核後,即可享受免費線上人才菁英庫、求才資訊及企業logo連結曝光及享iPAS鑑定考試推廣價。
Step 2 :了解企業內部需求,專案洽詢適用之合作模式
依據企業內部需求與能力鑑定推動能量,提供額外諮詢/服務,結合企業選育留用政策,擬定合適的企業合作方案,達到互惠的目標,其可合作層面說明如下表:
Step 3 :更多合作機制洽詢及連絡窗口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能力鑑定推動小組
高小姐 | 03-5915220 | HYkao@itri.org.tw
(1)有效選才找到即戰力人才
依據認同企業問卷調查結果顯示,企業認為新進員工擁有像iPAS般專業證書者上手時間快節省45.5%的工作時間,獲證者除了較一般求職者較具有專業能力外,其工作態度也較為積極且擁有清楚的職涯規劃,助企業找到即戰人才,降低人力成本。
統計獲證者的平均薪資高出一般初任專業人員10%,而初次求職成功率也超過92%,顯示iPAS獲證者的能力已廣獲企業肯定。
(2)量化培訓成效與有效鑑別能力
企業可透過政府所制定之「職位職能基準」做為工程師各階能力標準,為HR與用人單位建立一致性的客觀標準,做為企業教育訓練、學習地圖的依據。並藉由鼓勵員工參與能力鑑定及政府相關培育資源,進而報考能力鑑定,並透過團報分析等量化數據,提升員工能力發展。
【聽聽企業大老怎麼說】
²嘉聯益總經理暨電路板協會理事長吳永輝:能力鑑定為產業求才給予很大幫助,最重要原因在於能力鑑定邀請業界共組專業委員會制定考試內容,且業界委員佔大多數,讓考試符合業界用人需求。
²中華民國資訊軟體協會理事長邱月香: 肯定iPAS是充裕優質人才的最好管道,表示「iPAS為產業人才選、育、留、用提供很好的指標。軟協帶領領導廠商共同協力推動,將持續密切合作。」
²工具機公會暨東台精機理事長顏瑞雄:iPAS是連結產學gap的良好政策,符合產業的需求,他全力支持。
²景翊科技總經理陳奕廷:iPAS是一個具體的指標,通過認證除了職務升等、平均加薪8-10%及賦予優秀員工更多重要的責任外,也形成公司正向的能量循環。
²達穎塑膠的李安重總經理 :公司以實際回饋來嘉勉獲證者,包括獎金多1萬元、分紅增加,福利補助加碼5千元等,而且有了iPAS認證,也讓客戶多一份信賴與保證。
²亞旭科技的林志忠協理 :「藉由iPAS的管道找人才更快!」因為iPAS具有公信力,要有真材實料才考得上,「這是有相當價值的一張證照」,而且獲證者上手的速度比起一般新進人員要快上4-6個月,讓他十分肯定.
²微星科技的謝永強協理 :iPAS可以「縮短新進員工上手時間約50%,為青年世代打造就業的即戰力
(點我了解更多 : 企業達人證言及企業應用標竿案例)
(1)企業高階主管支持:
高階主管的支持是推動專案合作的重要關鍵因素,能力鑑定由經濟部發證,經教育部認可,並由專業財團法人單位舉辦(包括工業技術研究院、食品工業研究所及資訊工業策進會),公協會協辦(包括電電公會、機械公會、工業協進會等…),鑑定品質具保證。透過找尋低成本且有效的政府資源,協助企業人才需求困境,並分享同產業企業運用能力鑑定標竿案例等議題呈現,將有助於獲得高階主管支持。
(2)導入需求目的確認:
每家企業所面臨的人才需求困境不相同,釐清企業需求,找到痛點,將更有助於iPAS計畫規劃有效之合作內容,或提供鏈結政府相關人才政策資源之建議。
(3)小型試行帶動全面報考:
依據iPAS計畫推動經驗,部份公司會於大規模團報前,透過篩選不同部門、不同年資、不同績效及不同學歷/工作背景員工參與小型試考專案,透過試考成果,將有助於企業進一步了解能力鑑定相對於公司人才能力的相對位置及鑑別度。
(4)運用正誘因促動員工報考動機:
當企業導入能力鑑定時,有效的正誘因將促動員工主動學習及報考動機,正誘因可包括: 提供訓練資源(例:員工內/外訓)、免費報考機會、公開場合口頭或實習獎勵(例:升等/加薪/獎勵金/福利加碼)等…。
(5)落實規章制度做為長久依循標準 :
當企業有效運用能力鑑定於內部產生綜效時,為使效益具延續性,建議企業可將能力鑑定落實於內部規章制度中,例如: 將通過能力做為人才招募、升等時加分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