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培訓資源萬花筒
台灣智慧自動化與機器人協會
以台灣智慧自動化與機器人協會培育機器人工程師為例
近年來各國及台灣朝智慧製造、智慧自動化、工業 4.0 等發展,使得國內外各產業界對機械手臂操控、設計、整合等技術人才需求甚殷,但業界具有經驗之技術人才卻相當缺乏。目前雖有多所大專院校紛紛規劃機器人相關課程,也有企業透過產學合作來培育,但人才養成並非短期可達到,如何培育出產業所需人才更是不容易。

台灣智慧自動化與機器人協會為培養更多業界所需之機械手臂相關技術人才,有效導引人才學習並有一套公平的機制來衡量學習成果,進而縮短產學落差與人才進入公司之學習曲線。因此整合產業界與學術界的力量,舉辦「機器人工程師」證照考試,提升整個智動化產業技術能量。勞動人力減少衝擊之下,智動化需求與日俱增,各國開始積極發展機器人、人工智慧等議題,以解決人力短缺的問題。

為培養更多業界所需之機械手臂相關技術人才,協助學校教學結合產業需求,以民間採認項目台灣智慧自動化與機器人協會辦理之機器人工程師-初階、中階為例,教訓考用示範案例如下:
教:17家認同學校培養推廣師資、開設輔導課程
訓:1. 編印出版機器人工程師題庫
  2. 培訓種子師資
考:1. 初中階報考人數累計341人/775人次、獲證人數累計100人,累計核發84張證書。
  2. 初階題庫累計1,118題、中階題庫累計共1,412題
  3. 初階、中階命題委員共24位學界委員
用:1. 20家認同企業願意優先錄用及面試
  2. 認同企業依通過考試做為員工能力考核之參考
  3. 上銀科技與大微銀對於在職同仁通過考試者,給予加薪一年6,000元獎勵
龍華科技大學
龍華科大:iPAS實作基地,上課學習、下課實習!加速5G即戰力
在5G元年開啟,引爆萬物互聯後,全球的智慧應用即將邁入全新時代;而台灣的5G產業鏈早已蓄勢待發,以因應半導體產業的再升級。掌握未來新契機,人才絕對是加速5G即戰力的重要關鍵,而位在桃園華亞科技園區、龜山工業區、新北產業園區等6大產業聚落中心、區域內涵蓋了台灣未來發展的關鍵產業如電機、電子、光電、機械、資訊與通訊等領域,龍華科技大學緊密連結iPAS積極推動與在地產業的產學連結,為人才培育基礎扎根。


iPAS實作基地X類環境工廠,累積實戰經驗

龍華科技學術副校長陳逸謙表示,龍華科技大學也是全國私立科大中唯一設置「3D數位電路板設計暨智慧製造(PCB&SMT)」與「(5G)行動通訊模組測試與調校」實作基地、類產業環境工廠的學校,目的就是要帶給學生全面的產線經驗。「每座基地都是獨一無二的」,全程參與推動與建置的他指出這兩座基地的設備,甚至比起許多中小企業的設備都要來的新穎,領先一般業界。

在台灣,PCB產業及SMT智慧製造70%的人才需求幾乎集中在北部,而桃園更是PCB重鎮。為了培育5+2前瞻基礎建設相關技術人才,龍華除了開設「電路板設計暨智慧製造學程」,培訓種子教師,包括業師與學界教師;更藉由類產業環境工廠,直接向業界接單,讓學生累積實作經驗,與被動元件大廠合作開發全球最小的SMD元件,陳逸謙驕傲的說,許多智慧型手機中的陀螺儀,就是出自龍華科大學生之手。


上課學習,下課實習,跨領域培養解決問題能力

陳逸謙認為,技職校院跟普通大學未來的發展路線不一樣,以天線設計來講,普大生的理論基礎扎實,在前端的設計能力可能比較強;但技職生在製造、測試、調校部分的實作能力強,關鍵就在於「讓學生在學校就開始實習」,除了上課吸收理論知識外,陳逸謙鼓勵學生下課就到基地動手操作,加強實務能力;過去學生在工廠實習時,可能只學到單站的機台操作與製程,但在類工廠產線上可以完整的一站式實習,給學生全面的產線經驗,「用實務及實作基礎來引導理論,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效果滿好的」,跨領域的學習,同時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思維,學生從中得到很大的成就感。

許多龍華的畢業生在業界評價都滿高的,甚至很快從工程師晉級經理、副理,「表示他們在公司都有受到肯定」,陳逸謙很欣慰。類工廠擁有接單能力,也代表基地具備永續經營的能力,也形成正向的循環。


iPAS是產業即戰力的加速器,人資加碼40K起跳

因應5G人才需求,龍華也是北區「iPAS電路板製程工程師能力鑑定」及「iPAS天線設計工程師能力鑑定」的培訓考場所在。「我們會鼓勵學生上完課之後,再去考iPAS證照」,陳逸謙十分肯定iPAS,學校申請「勞動部產業新尖兵試辦計畫」及「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產業學院計畫」,課程設計就以考取iPAS為主;陳逸謙強調iPAS的考題已經把業界的需求銜接進來,很高興龍華這兩年天線設計工程師、電路板製程工程師報考參與度很高,獲證率雖然不高,但因含金量高,只要畢業生拿iPAS證書進入職場薪資不少都是從40K起跳,表現亮眼。

「因為iPAS的題目設計含金量就很高,具備業界需要的職能」,他還透漏神達電腦的人資很認同新鮮人的表現,還加碼調薪!通過iPAS認證,在業界享有優先面試、聘用等優勢,並且初任薪資平均高於一般求職者約10%,坊間人力銀行皆規劃iPAS職缺專區,為企業媒合專業人才,更有許多企業徵才在職缺加註「優先面試、聘用持有經濟部能力鑑定證書者」等條件,將iPAS能力鑑定直接納入招募選項,因此龍華科大積極鼓勵學生取得iPAS證書,學生獲證後,對未來求職有相當大的助益。

龍華科技大學把iPAS視為最高的認證等級(甲級),也鼓勵同學報考,陳逸謙發現同學的報考意願越來越積極,願意花費更多的報考費用投資自己的未來,只要考取iPAS,學校就全額補助費用。


因應少子化,iPAS為菁英化的未來趨勢超前布署

台灣的少子化問題,未來也將影響到產業人才的培育;因此如何讓每個人都晉升為菁英,學校在培育方面更需超前布署。身為私大資電類滿額招生的指標,陳逸謙認為未來10年將是再度翻轉台灣經濟的重要時刻,而技職人才的培育更是重中之重,具有人才鑑別能力的iPAS也必須不斷與時俱進,超前布署;身為PCB、行動通訊模組測試與調校的人才培育基地,陳逸謙也鼓勵想要投入產業的年輕人要能建立主動學習的態度,培養整理與分析能力,耐磨耐打,隨時做好準備,才能在機會來臨時,抓住屬於你的機會!
逢甲大學-機械工程系
匯聚產官學多方能量 iPAS能力鑑定獲多數企業主認同
在逢甲大學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學系任教多年的戴國政副教授,除了專注教學、三度肩負起系主任重責之外,更不斷穿梭於產官學各界,促成多元化教學及考訓制度,而這一切的付出,為的就是讓身懷機械專業的學子們能有更好的未來出路。
從課程內容的變革、模組化教學的成形、統合學界能量、產業所需人才的培育,引導至學生考取iPAS能力鑑定認證,戴老師幾乎無役不與、貢獻卓著,並且在經過多年的努力之後,台灣機械工程人才的培育,從求學到就業形成相對完善的渠道。

「iPAS能力鑑定:認證作為企業評估人才的關鍵工具」

「在過去的百年間,產業變動的速度越來越快,所以身為老師也必須加緊腳步跟上。」戴老師表示,現代科技日新月異,許多與機械工程相關的最新發展,尤其是機聯網、智慧生產、3D列印、人工智慧等,全都是半個世紀內的產物,倘若學校老師照著過往既有的知識來授課,恐怕難以讓學生習得「能在工作上實際活用」的專業能力。
縮短學用落差是高等教育近年的重要目標之一,實際的做法包含增加實習機會、輔導學生考取證照等等,另外還有一個成效相當出色的方法,就是「模組化教學」。
戴老師多年前就開始積極推動課程模組化,就如同醫生開立藥方的概念,根據每位學生不同的性格與目標,透過彈性的課程組合建構出適性的配方,讓學生們可以開心學習、放大能力。
在模組化教學架構下所培育出來的人才,進入職場之後往往可以很快就對工作內容上手,不僅能讓企業端省去大量的新人訓練時間,也能讓人才很快建立信心,獲得成就感。
然而,在新鮮人求職面試的時候,企業主很難從一紙履歷就評判出人才是否適用,因此,藉由通過能力鑑定考試所取得的證照,就成為企業審視人才的工具之一,舉凡勞動部的丙級、乙級、iCAP等技能檢定,乃至於各領域公學會所主辦的證照考試等,都是不錯的選項,其中戴老師最為推薦的,莫過於由經濟部辦理的iPAS人才能力鑑定。
站在縮短學用落差的立場來看,iPAS能力鑑定考試題目較為多元,需要考生將所有知識融會貫通之後,以更為彈性的思維進行解題,因此相對來說難度稍高,當然也就更能體現出個人實力差異的鑑別度。

「iPAS能力鑑定:與產業深度連結,提前掌握產業需求

「iPAS的職能基準相當切合產業的需求,所以基本上獲證者進入職場之後,大多可以很快適應環境,進而做出貢獻。」戴老師認為,iPAS之所以能夠在短短幾年獲得那麼多大企業的認同,主要原因有二:
1. 與產業深度連結:iPAS得到不少來自產業端的助力,從參考資料的彙整、業師的引進,以及題目的設定等,各個環節都有具代表性的產學菁英加入,再加上經濟部產業發展署的統領,完整性不在話下。
2. 考生提前掌握產業需求:iPAS的考題相當跟得上時代的脈動,像是永續議題、淨零碳排的目標,都會巧妙地融入各個科目,讓考生可以在準備的過程中提前對自己未來將要面對的職場有所認知。
戴老師強調,現在許多新的議題或專業都是過往沒有的,這也使得多數人即使已經出了社會,只要工作上有需要,還是得進一步學習,因此他除了鼓勵在校生趁著求學階段積極準備考證之外,也建議產業人才多多爭取iPAS的相關計畫,回鍋學習新知,並藉由考取iPAS證照來鞏固自己的實力。
「我自己也有考到iPAS的智慧生產及機械設計證照。」戴老師認為,現在的企業主喜歡的人才,不適單純理論很強、專業很完備就可以了,更重要的是必須要有成本的概念,以機械設計為例,工程師在設計產品時不僅得確保品質無虞,還要考量獲利空間。
在戴老師眼中,真正符合企業需求的人才,必須都要有持續精進學習的基本態度,當然學校所教的課程內容也一定得要與時俱進,在這樣的前提下,iPAS能力鑑定就能扮演關鍵角色,藉由高鑑別度的考試讓產業與人才的頻率調到一致,這就是iPAS真正的價值所在。

※因應經濟部組織改造,自112/9/26產業發展署正式更名為產業發展署。
南台科技大學
南台科大:iPAS專業加持,實習即正職
在全球勢不可擋的「娛樂宅經濟」裡,專家早已預見:台灣的遊戲市場在2018年時,玩家人數將突破到1450萬人,並以13億美元的龐大消費力*(1),躍居世界第15大遊戲市場;到了2020年,全球遊戲業產值更是上看1,435億美元*(2),讓從事電玩相關產業的人才,成為全球炙手可熱的搶手貨。身為全球遊戲生產鏈的重鎮,台灣在人才方面的養成不遺餘力;專為企業量身培育人才iPAS也抓住產業核心,為專業技能大幅加分。

【為全球遊戲產業注入新血,產「能」傲人】

電玩到底有多夯?據統計,全台有將近七成的上班族想轉進遊戲產業,身為培育遊戲動漫產業所需人才的搖籃,南台科大多媒體與電腦娛樂科學系(多樂系)系主任張華城表示,「幾乎每個大的公司都有我們的畢業生,」10多年來,南台科大不僅為業界「貢獻」了不少人才,產「能」傲人;在產學合作的績效上、遊戲開發競賽的表現上,也十分亮眼。

遊戲人才搶手,張華城認為學生們的未來發展並不限於純粹的電子遊戲,還可以朝娛樂性的、類遊戲的產業發展,面向很廣,例如即將躍升為年輕人主流運動的電競遊戲,以及技術不斷進化的AR(擴增時境)、VR(虛擬實境),讓遊戲產業未來更具前瞻性;而在全球分工的趨勢下,台灣許多遊戲公司除了研發之外,在 2D 與 3D 人物場景、特效動作製作等技術上的絕對實力,也在全球搶佔一席之地。

【iPAS品質保證,實習即正職】

實習領全薪,是南台科大另一個優勢所在。張華城指出「南台推全年實習已經有滿久的歷史,」學生在修完大三的專題課程,進入職場實習時,就能和正式員工一樣領全薪,等於是提早聘僱。業界如鈊象電子、宇峻奧汀科技、西基動畫等,都是產學合作的最佳典範。但企業用全薪來聘僱實習生,等於多聘一個員工,所以學校相對更需精挑細選,擇才適用,而「iPAS就是幫企業鑑別出優秀專業的人才」。

多樂系專任講師謝承勳進一步說明南台科大的教學方針,向來以專題導向為主,引導學生自己去找解決的方案,而iPAS正好可以補足職場實務經驗,能鑑別出同學是否適合擔任遊戲領域裡的程式設計師,而非「放諸四海皆準」的程式設計師,謝承勳強調:「iPAS是為遊戲領域量身打造的」。

【學界首創iPAS特色學程,錄取率高於平均值】

想要落實就業導向,懂得運用資源很重要。以多樂系來說,謝承勳認為一二年級是打地基,到了三年級,學校會設立專題課程,並申請經濟部產業發展署產學特色學程計劃,依據iPAS考科開設的修習科目,結合專題課程,就像「iPAS先修班」結合iPAS考試,達到鼓勵同學「畢業時至少必須取得一張證照」的期許。

「為了讓學生追上業界的趨勢,我們會請業界的講師來上課」,這些來自業界頂尖的專家,傳授的都是來自第一線的實戰經驗與技術,有專精手機APP開發的工程師,有任職電子公司、博弈公司的校友,也有成功創業的學長,搭配學校的講師一起上課,讓理論與實務相輔相成,對學生的幫助也是有目共睹, 2017年,系上學生獲證率為40.6%;而到2018年24位報名,12位取得認證,錄取率提升為52.2%,更高於全國的平均值37%。

【全薪實習,iPAS認證形同能力保證】

「這張iPAS證照非常要求實戰經驗!」透過業師進行教學上的改造,讓學生在修習完iPAS的特色學程並取得證照後,實習時便能直接上線;張華城也說明這學期實習給的是全薪,實習後的留任度更是百分百!

「這張iPAS我自己考過,它真的不簡單,真的是業界等級的。」第一批趕上專題課程的學生潘煥昇認為,有機會上業師的課程,並考取iPAS證照,是他最大的收穫。才剛畢業就創業的他,作品曾獲遊戲類行動創作組金獎,「以過來人的經驗,題目的難度、方向及考的概念確實對遊戲開發是有所幫助的」潘煥昇補充說明,現在系上老師甚至會邀請他以一個業界人士的身分,教導學弟妹在業界常用的技巧、技術以及說說團隊開發的經驗,給予學弟妹們一些幫助。別人不一定知道你的實力,可是iPAS認證形同能力「保證」,不只讓他更有自信,未來若要甄選員工,iPAS獲證者的能力也會贏得他的肯定。

「這張證照背後代表的是他會哪些東西」,對面試的考官來說,iPAS就等於是品質的保證。多樂系首創iPAS考科結合特色學程的作法,同時也帶動其他系所群起效尤,並贏得企業的認同,成為個人履歷上的光環。

※因應經濟部組織改造,自112/9/26產業發展署正式更名為產業發展署。
逢甲大學
中區典範學校–逢甲大學
【教】通訊系將天線設計工程師及電磁相容工程師之能鑑定內容列入學分班,將考試成績列入學分期末成績的抵免依據;精密系統設計學士學位學程將工具機機械設計工程師能力鑑定列為系上加分證照。

【考】報考人數為全國第二,累計校內已有1,626人次報考,包括工具機、3D列印、行動裝置、電磁相容、天線、無形資產等,目前288人通過。

【訓】逢甲推廣教育處運用校內電磁相容師資及資源,結合電電公會協助辦理及推廣電磁相容工程師能力鑑電中級推廣研習活動,同時也協辦理工具機機械設計工程師師資研習活動。另外,在開發指引教材的部分,結合校內工具機專家,編撰工具機書籍及參考指引;同時結合校內電磁相容專家,編撰電磁相容考前參考書目及參考指引。

【用】106年度試辦經濟部能力鑑定產學交流暨媒合活動,以中區工具機產業為主軸,與工具機公會、1111人力銀行合作辦理,有92人與會參加,包含工具機業者、中區機械相關師生及獲證者,其中百德、福裕、永進等11家認同企業釋出54個與工具機機械設計相關之就業及實習職缺,獲證者初步媒合率為100%。
崑山科技大學
崑山科技大學:透過能力鑑定縮短學用落差,提升學生就業機會及調高學生敘薪起點
【一、崑山科技大學簡介】

崑山科技大學從民國五十四年四月二十九日創校之初的「崑山工業專科學校」、設立二年制夜間部到增設商科後更名為「崑山工商專科學校」;由於辦學績優,奉教育部核定第一批改制為技術學院,並附設專科部;到現今擁有工程、商業管理、創意媒體、民生應用、資訊科技與國際學院等六個學院的科技大學。全校學生總數約一萬二千多名,教職員工五百餘人。

崑山大學因應國家經濟建設,依循產業發展方向,精實能力本位課程與產學合作目標,培育新世代企業優質人才。連續11年教育部教學卓越計畫、教育部發展典範科大計畫,績效卓越為全國典範科大Top5,同時被評選為2016年企業最愛大學生調查的技職20強及2016年雇主最滿意大學調查中雲嘉南地區企業最愛的科技校院前五大。

【二、應用背景與說明】

崑山科技大學因應政府正在推動台灣產業結構轉型十年計劃所需的人才需求,並在教育部提供相關資源,協助與產業合作攜手共同培育人才,引導師生重視實務教學與實作能力,並遴聘業界專家共同規劃課程及協同授課,以培養產業所需人才。

而經濟部105年啟動的產業人才能力鑑定機制,為邀集企業共同規劃並推動優先面試/聘用獲證者的國家級別證照,崑山科技大學為展現落實養成學生實務能力的決心,105年第一次能力鑑定考試時就鼓勵近300位同學報考,為全國大專校院報考人數之冠。蘇炎坤校長表示:「透過能力鑑定,學生可以反饋在校學習、提升學習動機,並縮短學用落差;老師能針對產業能力需求,調整對應的課程內容與輔導,並增加與產業對話的機會,進而衍生可能的產學合作。」蘇校長進一步說明,由於眾多指標性企業簽署支持, 不僅提供就業機會,還調高敘薪起點,校內相關能力鑑定推動措施說明如下及(圖1)。

1.分析階段:收集經濟部產業人才能力鑑定項目與考試科目,將考科科目與既有學程進行分析,更有老師也親自報考能力檢定,以期更能掌握重點,作為後續課程設計之依據。如電子工程系歐金池副教授透過報考並通過105年度首次辦理的電路板製程工程師能力鑑定考試的實際經驗,再次檢視課程設計、發展與執行作業,以期同學具有實作能力並能通過能力鑑定資格。

2.設計階段:重視實務教學與實作能力是崑山科技大學為培養產業所需人才的教學重點,因此課程設計不僅以產業人才能力鑑定考試為主軸,還需確保學生有實作能力,誠如歐金池副教授自許在崑山科技大學教學20幾年來,考上專業證照學生,可以保證一定會做!因每一個修過他所開的電路板課程的學生,一定要自己實際操作實驗室的設備,完成電路板設計與生產製作(圖2、圖3), 再則配合105年經濟部擴大推動8項能力鑑定,機械系、電機系、電通系、電子系等相關系所全面啟動,好幾個負責推動老師在LINE自組群組,每天都是百則訊息,熱烈討論如何規劃相對應課程,如何協助學生通過鑑定。

3.發展階段:取得專業證照是崑山科技大學學生畢業門檻之一,且經濟部產業人才能力鑑定定位師級專業人員,有別於勞動部技能檢定以特定專業技術為主,且獲業界深度參與,帶動獲證者聘用就業及加薪,因此崑山科技大學將能力鑑定辦理項目,發展與核定相對應專業證照必修或選修課程,並以此調整與發展課程內容與教材。

4.執行階段:學期開始時開放讓同學進行選課,由授課老師依據課程目標與教材,帶領同學以理論配合實作授課方式,讓同學可以活化運用,在校內相關科系也成立輔導團隊,輔導學生考照。以105年度第二次電路板製程工程師能力鑑定為例,學期中同學要依據理論基礎完成電路板實作、考前成立總複習班,參考第一次考題與參考書,老師自行命題,每週透過模擬考方式,培養同學閱題與解題能力。

5.評估階段:為了驗證教學成果,並作為課程後續的追蹤、檢討與評估,崑山科技大學蒐集了第一次考試結果,以作為105年學年學程課程與考科間的落差分析之參考,同時崑山科技大學也發放獎學金鼓勵學生報考,以獲得更多實際回饋資訊,協助驗證教學成果。

【三、應用效益】

1.報考人次全國第二名:第一次與第二次報考人數超過880人,總報考人次為全國第二名。以電路板工程師為例,第一次40人次,第二次報名達138人次。

2.通過鑑定的學生獲得很好的就業機會:以過去LED照明工程師能力鑑定為例,光電系全力推動,通過學生也獲得很好的就業機會。

3.吸引有志於取得專業證照的學生入學:因具實務教學與實作能力,輔以師級專業證照班開設,吸引有志於取得專業證照的高職生將崑山科技大學列入首選,讓希望增加職場競爭力的在職生加入在職進修班,增加與產業對話的機會,進而衍生可能的產學合作。
大葉大學
大葉大學:全力推動能力鑑定,達成「念大葉 好就業 就好業」之學生能力目標
【一、大葉大學簡介】

大葉大學創立於民國七十九年三月,目前共有工學院、設計暨藝術學院、管理學院、外語學院、生物科技暨資源學院、觀光餐旅學院及護理暨健康學院七大學院,師生近一萬二千人。

大葉大學為強化學生專業及就業競爭力,特設結合業界師資之雙師課程,積極推動學生全職實習方案及取得專業證照,促進學生多元實習與就業機會,朝「企業夥伴型大學」願景邁進,以達成「念大葉 好就業 就好業」之學生能力目標。

【二、應用背景與說明】

經濟部的產業人才能力鑑定機制( Industry Professional Assessment System, IPAS) 推動企業優先面試/聘用獲證者,且實際獲得企業界的認同加入,與大葉大學「念大葉 好就業 就好業」的目標不謀而合,再則大葉大學在校內本就積極推動學生取得專業認證,年度目標設定甲、乙級專業證照高達1,200張以上,因此在經濟部推動IPAS初期時任大葉大學的武東星前校長,更專案指示研發處全力推動各學系配合,開立免費輔導課及全額補助學生報名費,讓師生無後顧之憂地準備鑑定考試,並祭出取得證照的獎勵措施。大葉大學能力鑑定推動模式(圖1)與說明如下。

分析階段:民國105年有8項能力鑑定是第一次舉辦,並無考古題可供學生參考,在第一次考試前先依據公布的考科開課,以輔導學生考證,更有老師為鼓勵學生考證照,特別陪學生共同報名、一起準備考試。如生科系宋祖瑩副教授陪學生一起考並通過考試,期許學生透過準備證照考試的過程,強化專業能力,也希望自己有能力輔導學生考取證書。因此在第一次考試後,校內召開檢討會,以分析之前課程規劃與考科間落差,作為後續課程或學程的設計依據。

設計階段:大葉大學積極推推動專業證照是為了強化學生專業及就業競爭力,因此課程設計不僅以第一次考證時的課程落差進行設計,也必須以產業為導向,重視學生實作能力,方能縮短學用落差。

發展階段:專業證照數是大葉大學的年度教學目標之一,且經濟部所推出的能力鑑定項目皆有企業界認同參與,會優先面試/聘用獲證者,且實際上已有考上證照學生面試時馬上被錄用並調高起薪,因此因應105年第二次能力鑑定考試,依據教學目標設計開發與調整相關學系的必(選)修課程教材。再則隨著產業發展,跨領域人才養成是未來的趨勢,因此校內評估開立經濟部的產業人才能力鑑定學程的可行性,讓非相關科系但有興趣的學生自行選修,增加就業的競爭力。

執行階段:各相關科系授課老師依據課程目標與教材,進行授課與實作,並開設考前衝刺班,進行總複習,以加深學生對學科了解,以期協助學生順利通過考試。

評估階段:全額補助學生報名費以鼓勵學生報考產業人才能力鑑定,以驗證教學成果,並作為課程後續的追蹤、檢討與評估, 並將IPAS證照納入學校年度教學目標之一專業證照數的衡量指標,藉此衡量學生學習效果與作為教學成果驗收項目之一。

【三、應用效益】

報考人數全國第一:在學校政策及全校師生支持下,第一次與第二次報考人數超過900人,為全國第一。且第二次報考總人次較第一次成長幅度超過20%。
有助於學生就業及更高的起薪:以取得105年第一次舉辦食品品保工程師大業大學碩士生為例,在面試時企業得知他已通過食品品保工程師能力鑑定,馬上錄取並起薪多$3,000。

提升企業對大葉大學畢業生愛用度:有不少知名企業家入IPAS企業認同,相信未來會有更多企業加入,因此在注重實作教學目標下,輔導學生取得IPAS證照將加強企業更加優先與選用大葉大學的畢業生,將大幅推升大葉大學在企業最愛用大學的排名。
崑山科技大學
崑山科技大學-蘇炎坤校長
崑山科技大學校長蘇炎坤表示:「透過能力鑑定,學生可以反饋在校學習、提升學習動機,並縮短學用落差;老師能針對產業能力需求,調整對應的課程內容與輔導,並增加與產業對話的機會,進而衍生可能的產學合作。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虎科大 : 啟動5大人才實作基地 iPAS鏈結中部產業黃金走廊
當人才戰爭正在全球引爆,台灣準備好了嗎?Yes!在台灣中部的精密機械縱谷,影響全世界的黃金60公里,首屈一指的高端人才庫已經開啟!在教育部力挺、iPAS的推動下,虎科大設立iPAS教學實驗室,更設置與5+2產業息息相關的電動車機電整合工程師、3D列印工程師、智慧生產工程師、電路板製程工程師、巨量資料分析師等五個實作證照考場。身為中區iPAS實作基地,培育人才能量大爆發,撼動中台灣!

【鏈結台灣高薪產業藍帶,智慧機械實務更上層樓】

台中,是台灣精密機械的重要聚落,年產值高達9000億元,如果連結中科與竹科,將串聯起全台高薪產業藍帶,強化台灣與國際的連結。而虎科正是培育這個龐大產業最重要的人才重鎮。「虎科本來就是過去台灣三大國立工專之一」,虎科大研發長張銀祐表示,在中部地區,虎科更是至關重要的人才庫,與智慧製造與機電整合領域相關科系高達14個、師資超過150人,和產業更有著密切的連結;對政府正在推動的工業4.0或是5+2產業,虎科也設置包括工業4.0學程及校園環境、組成種子師資等,齊力將工業4.0技術應用在不同的實作場域,充裕台灣5+2人才。

早在經濟部推動iPAS之前,「動手實作」的精神早已深植虎科的教學風氣,面對全球推動「工業4.0」趨勢,早已累積豐富的能量。例如強調實務實作、應用實踐的「NFU Dream Maker」,打造「跨領域微創特區」,結合動手做工作區以及讓師生擔任「自造者」的體驗空間,整合學生自主社群,完整建置以學生自主建置示範產線,讓Maker的教育精神得以向下扎根;更藉由技職優化,強化學生實務實作能力與教師專業技術,讓學校轉型為智慧製造人才培育基地。

【以Maker精神啟動iPAS 5大實作基地,厚植國家軟實力】

啟動iPAS 5大實作基地,也宣示虎科為產業培育人才、為台灣厚植軟實力的重視。除了全力推廣iPAS鑑定項目之實作考場建置及維運計畫外,針對重點產業需求,學校不僅鼓勵同學參加iPAS,更投入百萬以上的經費,開立各項對應iPAS的培訓課程,在正向循環下,至今虎科已經有777人1525人次報考。

張銀祐坦言,對同學來說,iPAS這張證照並不好考,尤其是術科實務部分,向來都是同學們較難掌握的一環,所以學校落實Maker精神,並推動師徒制以及雙師制。他以機電為例,由於虎科主要培訓學生專長以機電背景為主,占3/4,因此在跨領域技術具有一定基礎推動跨領域學程,所以學校一方面建立師徒制,以實務實習為主,教師除規劃產線系統單元外,另依實作場域線關鍵技術編撰實習教案,同時引進iPAS業師,進行協同教學。

建立實作環境及師徒傳承制度的概念,不只落實在校內,在和產業接軌方面,虎科更與友嘉、宏全、上銀等國際企業合作,進行於德國、義大利等先進國家企業國際海外師徒制實習,讓學術服務朝向有價化,不僅在業界頗獲好評,也讓台灣的國際競爭力,再進一步。

【智能機械與智慧製造研究中心轉型,創造競爭優勢】

除了啟動iPAS 5大實作基地,虎科也把Maker精神融入工業4.0。集結虎尾科大優秀人才及研發能力,師生齊力將工業4.0技術應用於不同之實作場域等,且獲教育部肯定補助,遴選數十位教師到英、德、澳、荷、瑞典等科技大國進行工業4.0研習課程,教育部還補助虎科推動執行智慧機械跨領域實作人才培育計畫,成為中部首屈一指的工業4.0實作基地。

讓張銀祐引以為傲的智能機械與智慧製造研究中心,也逐步轉型為國際化科技研究中心,多年來透過整合校內研究資源組成團隊,進行智慧聯網技術、巨量分析與精實管理等,建構完整的智慧製造研發團隊。目前已有一半以上教師與上百位學生參與,並有30多位專任工程師及2位產業總經理級擔任研究中心CEO,並結盟國內外一流廠商及學校,導入產業資源至學界,打造創新生態圈,讓學術研究達到加乘效果。

尤其在政府力推5+2產業,相關產業的人才需求殷切的現在,虎科的傲人實力結合iPAS的即戰力,讓虎科人一畢業就成為業界搶手的人才。

【獲證同學平均調薪幅度,增加3000~6000元】

身為虎科的研發長,張銀祐認為全球製造加工設備與精密機械設備的競爭日愈激烈,市場所面臨的是上中下層產業的全面競爭,因此產官學更應投入工程師級的貼近產業需求的專業人才培養。

虎科重點培訓的人才如巨量資料分析師、智慧生產工程師等,獲證者普遍獲得企業的肯定。張銀祐進一步說明,iPAS包含學科與術科,依等級也有初級和中級。對獲證者投入職場而言,具備該職場的師級專業技能,對於主管們而言,最直接就是新人訓練期更短,能直接熟悉共通專業技術語言,更快能投入職場環境要求。以巨量資料分析為例,中級認證項目技能有巨量資料分析實作之資料分析處理和機器學習,可實際在職場運用巨量資料分析實作技能。

目前業界包括半導體業、光電業、機械業等關鍵廠商,皆認同iPAS十分貼近產業的需求;對獲證者來說,求職面試、升遷加薪也有實質的幫助,平均調薪幅度可達3000~5000元不等。

【人才是產業發展的基石,延續國家競爭力】

業界有優秀的專業人力才能幫助產業創造更好的國際競爭力和成長,人才也能有更好的薪資條件與發展。因應未來的主流趨勢,張銀祐認為台灣的人才,應該具備幾項特質:
1.具備至少一項值得自豪的專業能力
2.樂觀學習思考能力
3.解決問題能力
4.具備國際語言能力
5.具備跨領域學習能力

期待產官學研繼續一起務實培育國家最具競爭力的優秀人才,提升台灣國際傲人競爭實力。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高科大:iPAS是最接地氣、和產業對接的證照! 南部iPAS實作基地啟動!
「現在一般證照最常被詬病的,都是理論、都是筆試,沒有實作的考試;就算你考上甚麼技師,但你可能只懂考試,卻不懂產業在幹嘛?」一手推動iPAS南區產業菁英訓練基地及規劃訓練課程與建構實作場域,進行產業職能鑑定服務的高科大產學長蔡匡忠直言,以往學用落差,一直是畢業生求職時,最大的問題之一。尤其在講究即戰力的業界,想要新鮮人一畢業就上手,一直是產官學界努力的方向。怎樣才能讓未來的頭家在面試時,馬上就知道你對產業上不上手?iPAS能力鑑定,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解決之道。

【最接地氣的學校 × 最接地氣的iPAS證照】

「iPAS是比較接地氣的一張證照」,蔡匡忠一開始便指出,以往很多證照,他認為那只是「基本款」,相對於不斷進步的產業,遠遠不夠,「還可以再細分」;而iPAS正好從這個角度切入,而且iPAS是由產業提出的需求來培育相關的人才,從形而上的理論考試,落實到因應產業界需求的實作基地來進行培訓、實作、考照,這是非常接地氣的。

而專門培養工科人才,在南部非常接地氣、跟產業界鏈結十分緊密的高科大,不僅是iPAS南區唯一的產業菁英訓練基地及規劃訓練課程與建構實作場域,很多南部的企業家、產業中高階主管,都是高科人,產學合作的經驗歷時已久,成為台灣科技產業最重要的人才儲備庫之一。尤其在政府力推5+2產業,相關產業的人才需求殷切的此刻,高科大更在其中扮演關鍵的推動力量。

【以「親產優質 創新創業 海洋科技」優勢,培育5+2卓越人才】

因應未來,台灣產業的人才需求將朝向跨領域多元化及實務化,蔡匡忠認為高科大具備的優勢,其一就是由高雄第一科技大學(原台灣三大工專之一的高雄工專),合併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不僅成為全國最大技專校院,更把彼此的優勢都結合在一起,透過「親產優質 創新創業 海洋科技」,成為培育5+2最重要的人才庫。

高科大不僅在創新創業部分,表現全國第一;在前瞻科技、智慧機械各方面,表現也相當亮眼,像是綠能發展中的離岸風電項目、或是主推農業升級的新農業,高科大也透過大學USR(大學社會責任)處理新農業的問題;學生跨領域的學習範圍變的更廣,能力提升更快,成為台灣最優秀的人才。「5+2產業 每一個都是我們有的領域」,對接國家及產業發展的趨勢,高科大一直都是南部的領頭羊。再加上iPAS實作基地採取「訓、考、用」合一模式,縮短產業學用落差的差距,適時充裕 5+2 產業創新及數位國家創新經濟發展所需的人才,也落實產業人才需求「跨領域多元化」及「實務化」的目標。

【重視實作能力培養,教、訓、考一次到位】

另一個優勢,有別於其他學校限於師資、設備,無法教、訓、考一次到位辦理iPAS鑑定項目與實作考場建置,但高科大不只在各專業領域理論與技術上成果豐碩,,足以培育學生成為具備 Domain Know-How 跨領域應用技術的高素質人才。今年高科大全面啟動iPAS所有實作考科,包括:物聯網應用工程師、巨量資料分析師、行動裝置程式設計師、 行動遊戲程式設計師、智慧生產工程師、天線設計工程師、電路板製程工程師、3D 列印工程師及電動車機電整合工程師等9項iPAS鑑定項目之實作考場。

藉由iPAS實作場域,將可大幅提升學校在實作課程、師資、及設備的質與量。蔡匡忠希望除了高科大學生外,業界的人也可以來受訓,因為這個基地不是只有考照的功能,我們希望未來可以變成區域培訓基地,培訓、實作、配合iPAS考照。像今年高科大就開了iPAS「3D列印工程師學科證照考試輔導班」,「電動車機電整合工程師證照輔導班」,「天線設計工程師證照輔導班」等,吸引數百位校內外人才參與。今年5月份,作為iPAS學術科南區考場,校內共計 517 名考生參與,對於新鮮人求職絕對加分,在職者也可以當作第二專長,提升個人的學習力、競爭力與就業力。

【從產業需要的人才出發,iPAS更具優勢】

推動iPAS至今,學校的老師和學生,觀念也不斷進化中,教學容易以理論見長,iPAS正好可以補足實務能力不足之處。iPAS價值在於,學生對於自己的未來往往充滿不確定性,像唸電機、機械方面的同學,可以走的路很廣,透過iPAS也許可以考慮電動車機電整合工程師等,「這對學生去想像他們的未來,會有具體的項目;因為這是產業界特別提出來的,所以考這個證照對於未來進入這個產業,更具優勢。」

3
:::
聯絡電話:03-5912890
聯絡Email:ipas@itri.org.tw
版權所有 © 2025經濟部產業發展署
瀏覽器建議使用:Chrome、Safari 及 Edge,1024x768 以上解析度瀏覽。
聯絡電話:03-5912890
聯絡Email:ipas@itri.org.tw
版權所有 © 2025經濟部產業發展署
瀏覽器建議使用:Chrome、Safari 及 Edge,1024x768 以上解析度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