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獲證者群星名人榜
何明軒
淨零碳規劃管理師
參與 iPAS 能力鑑定,源自我對專業提升與職涯發展的承諾。身為袋包外銷產業管理職,面對歐美減碳趨勢與產業變化,持續學習是維持競爭力的關鍵。iPAS能力鑑定提供一個客觀且具公信力的平台,讓我強化減碳知識,為未來職涯轉型與應對外銷客戶需求打下堅實基礎。取得證照同時也提升了自我價值,我將自己視為一個持續創新的企業,持續投資於自身的專業發展,以應對未來職場上的各種挑戰。
我準備 iPAS 的過程主要是去上課和翻閱參考書及題庫。之前政府與半官方單位如自行車研發中心有合作開設碳足跡和碳盤查相關課程。所以我對碳盤查等有一點基礎知識,故後續上完課後,我自行練習題庫,並與同事一同學習,增加學習效果。
通過 iPAS 能力鑑定後,我首先依公司獎勵辦法獲得一次性新臺幣 5,000 元的證照獎金,並自次月起加發基本薪資 2% 的技能津貼。此外,該證照也被人資部門列為職級晉升的重要參考條件。客戶端對此證照高度認可,於 OEM/ODM 供應商評鑑中,能為團隊帶來額外加分,進而提升接單成功率並推升年度績效表現。更具意義的是,主管因鑑定結果而對我的專業能力給予具體肯定,已指派協助公司未來在減碳議題的相關專案,讓我得以實際操刀核心業務並擴大影響力。綜合而言,這張證照帶來量化的經濟回報與無形的職涯加值,為我邁向高階管理與國際市場奠定關鍵基礎。
期許自己與後進者秉持終身學習與創新思維,在不確定的產業浪潮中持續精進專業、拓寬視野、勇於跨域協作,將每一次挑戰轉化為推動組織與自我價值升級的契機。
蔡孟宸
淨零碳規劃管理師
我在擔任ESG專員的過程中,我深刻體會到企業在邁向永續轉型、落實淨零目標的過程中,碳管理能力的重要性。尤其目前服務於冷凍倉儲產業,作為高耗能、高碳排的代表性產業之一,對碳盤查、減碳策略與能源管理的專業需求尤為迫切。過去兩年我在上市櫃企業累積了ESG實務推動經驗,也見證了企業從被動因應到主動規劃的轉變。為了進一步強化自身在碳管理領域的專業能力,並銜接未來進入顧問業深耕的職涯規劃,我決定報考IPAS淨零碳規劃管理師。透過系統性的學習與證照驗證,我期許自己能掌握從碳盤查、減量計畫擬定,到碳權交易與政策因應的全方位能力,不僅提升專業競爭力,也能在未來輔導企業邁向淨零之路時,提供更具策略性與實務性的建議。

為強化碳管理專業,我報名參加政府舉辦的3日實體課程,並透過課程提供之講義反覆研讀,搭配日常不定期吸收國內外永續新知,系統性深化對碳盤查、減碳策略與碳權議題的理解。身為冷凍倉儲產業的ESG專員,累積超過兩年上市櫃企業實務經驗,深知高耗能產業在淨零轉型中的挑戰。期望藉由iPAS淨零碳規劃管理師考證,進一步提升專業深度,並為未來轉職永續顧問角色奠定堅實基礎。
取得IPAS淨零碳規劃管理師證照後,公司內部主管對我在碳管理與永續議題上的專業能力給予高度肯定,並於年初主動調薪3,000元作為鼓勵。在後續企業永續策略推動中,我獲得更大的信任與授權,全權規劃並主導公司碳盤查與減碳路徑的擬定,同時代表公司與永續委員會中具決策力的董事進行溝通協調,實質參與企業淨零轉型的策略制定與執行,進一步拓展了我在組織中的影響力與專業價值。我相信,取得此證照不僅是自我能力的再提升,更是我走向永續顧問角色的關鍵一步,期盼能成為企業與環境之間的橋樑,為加速實現低碳社會貢獻心力。
期許自己勇於嘗試、跳脫框架,在面對未知領域的挑戰時不畏懼,持續精進碳管理與永續相關專業,累積實務經驗與策略思維,成為能協助企業邁向淨零、創造永續價值的關鍵推手。也希望未來能帶領更多對永續有熱忱的夥伴,共同投入這條具影響力與成就感的職涯道路,發揮正向影響力。
温在銘
淨零碳規劃管理師
因職涯發展而選擇轉職,但沒有相關產業工作背景在面試時很吃虧且不得其門而入,剛好今年初永續相關工作日趨熱門,進而尋找相關證照考試、課程來準備和進修,期許自己在溫室氣體盤查、永續法規等面向有基礎認知,增加履歷的亮點和產業先備知識。
一開始是透過外部民間單位所開設的ISO 14064-1:2018、ISO 14067課程來學習,隨著課程修習完畢,漸漸對產業概況、法規及相關議題有系統性的基礎認識,便能更方便的透過許多講座、書籍和線上影片來更深入地學習。過程中也有參考其他考生在網路上分享的讀書準備方式。
我也是剛入行的菜鳥,僅以一個轉換跑道的過來人,分享前半年的準備和面試經驗~

▪️個人背景:約5年工作經驗,工作經驗含B2B、B2C業務、專案執行、病媒防治、古蹟修護、黑水虻飼養、線上課程銷售(幾乎跟永續沾不上邊

▪️學歷:中字輩昆蟲學系

▪️投遞企業:顧問公司、法人、傳產大廠、電子廠、能源業、減碳整合服務供應商

▪️投遞職缺:溫盤和永續報告顧問、能源管理員、廠務、節能工程師、碳權業務、太陽能專案管理、儲能市場開發、綠電管理

一開始投履歷幾乎都無聲卡,但隨著取得14064-1、14067、14068-1和IPAS淨零管理師及持續上節能課程,面試機會就逐漸變多(不少面試官是因為有證照且感覺積極學習而找我去聊聊)。
我把面試當作釐清產業現況及用人標準的途徑,盡可能多跟面試官請教,包含各產業和職缺的職務內容、專案執行細節、用人標準(軟硬實力、人格特質),以及了解以我的條件該怎麼進修或補強才有機會錄取。當取得有用的資訊後就修改履歷及進修計畫再投,持續這個循環,過程中約投50間以上,最後面試約10間,錄取5間。

個人覺得很多時候吃緣分、企業內部營運方向和專案需求,以及人格特質是否符合團隊文化...等等,變因太多了。
還蠻推薦你若有一肚子疑問,直接在面試時跟面試官請教,我的經驗幾乎都有獲得正面回應。

因我當時是待業中,取得IPAS證照雖無加薪或具體獎勵,但確實讓我增加面試的機會並被錄取,希望大家共勉之。
邱懷青
淨零碳規劃管理師
公司近期成立永續委員會,我被賦予永續長並擔任永續委員會成員,應具備相關能力,所以開始尋找適合的專業能力證明。同時TPCA電路板協會推廣IPAS的第一次淨零碳排管理師執照,除了全額補助課程還送免費考試,資格由經濟部官方頒發也具有公信力,所以毫不猶豫就報名參加。
由於電路板協會TPCA推廣IPAS證照,並舉辦兩日培訓課程,所以請了兩天公假認真上課,課後自己念上課教材,並練習協會提供的題庫,因為是上班族沒有什麼時間,所以只能利用考前兩周密集的念書,因為上課非常認真,而且淨零碳排很多都是概念性的問題,所以其實沒有花太多功夫念太久就順利考過了。
永續委員會成員任命時需要提供相關資歷與專業能力,通過此張證照考試,就直接證實任命為永續長的資歷,且為經濟部官方頒發具公信力,也受到委員會內其他委員的認同。 委員任職時的資歷也同步需要在公開資訊公告重訊,IPAS提供很多正向支持力,讓投資大眾理解委員會是具有專業素質與能力的。
永續發展是企業下一步要推動的重點,透過專業執照對於能力給予的肯定。在工作中執行廠區溫室氣體盤查時,準備證照所強化的相關知識對於工作有很大助益,也給予團隊盤查計畫的重要指導。
賴秀滿
淨零碳規劃管理師
因工作需要開始接觸碳相關資訊,了解到ESG、碳議題、AI 將會是國際上、職涯上重要議題項目。
為了提升自我價值、職涯發展及工作上的需求,故開始搜尋碳的相關議題,並得知政府疫後人培再充電計畫 開辦了很多免費的課程,所以就開始報名課程並於今年得知iPAS碳管理規劃師考證資訊。
自己實際上的工作項目之一就是負責公司溫室氣體盤查工作,所以具有相關實務經驗
另在112年就已開始接觸碳管理相關課程,且連續報名兩年都報名(疫後人培再充電計畫)溫室氣體盤查3日班、碳足跡2日班的課程,考前針對碳管理趨勢 又上了兩次課程,課堂上認真聽講、考前至網路上再看課程影片,因淨零碳規劃管理師為新辦之鑑定項目,故考題會比較容易。
在實體證書取得前公司就已經先幫我+2000元了,身為公司溫室氣體盤查主導人員,因碳議題目前處於變動未抵定的階段,所以隨時與國際接軌並了解國內目前相關法令及政策推動方向是非常重要的,除了自發性的至外接受相關課程充實實力,取得iPAS能力鑑定證書亦是一種能力的證明,在對內進行內部教育訓練時也更有底氣。
一個人堅持是執著,一群人的堅持是文化
ESG、碳議題、AI 將會是國際上、職涯上重要議題項目,何不趁機盡早卡位呢?

陳俊銘
淨零碳規劃管理師
我任職於上市公司大量科技稽核室,因金管會近來立法要求公司需要編製永續報告書,並要求公司稽核將編製永續報告書的過程及內容列入查核範圍,報告書中一段有關碳排放陳述內容,對未曾接觸過的我而言,一頭霧水,無從查核起。正值TPCA台灣電路板協會招開<製造業低碳化精修班課程>便參與報名,課堂上提及有iPAS淨零碳規劃管理師證照考試,為了測試本身學習碳規劃管理程度,便來報名參與iPAS能力鑑定。

感謝經濟部產業發展署支持TPCA台灣電路板協會招開<製造業低碳化精修班課程>,在課程中我學習到碳管理趨勢及碳足跡盤查管理,課堂上專心聽老師講解,下班後及週末每天花3小時,維期2週,努力將課堂中講義內容熟讀心中。

"在課程中我學習到碳管理趨勢及碳足跡盤查管理,也透由準備iPAS證照考試,讓我對碳管理有更深一層的認識。考取證照的過程本身就是一次深入學習的機會,證照考試涵蓋了該領域內的核心知識和技能,對我往後在查核永續報告書中碳排放陳述內容提升了實際驗證的能力。
取得iPAS淨零碳規劃管理師證照是我專業成長的里程碑,它不僅提升了個人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公司也看到我的努力,特地為我調薪3000元,以茲獎勵。"

考取證照的過程本身就是一次深入學習的機會,證照考試涵蓋了該領域內的核心知識和技能,取得iPAS淨零碳規劃管理師證照是我專業成長的里程碑,它不僅提升了個人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公司也看到我的努力。

林顯東
淨零碳規劃管理師
"自己參加iPAS淨零碳規劃管理師鑑定的動機可以包括以下幾點:
1.專業認證:獲得iPAS淨零碳規劃管理師的認證,意味著自己的專業能力得到了官方的認可,這對於職業發展來說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2.知識更新:隨著全球氣候變化的挑戰,淨零碳的知識和技能變得越來越重要。參加鑑定考試可以確保自己的知識與最新的行業標準和實踐保持同步。
3.職業機會:具備淨零碳規劃管理的專業資格,可以幫助自己在就業市場上脫穎而出,開啟更多的職業機會,特別是在環境及永續相關的類別。
4.企業需求:許多企業正尋求轉型以達到淨零碳排放的目標,因此,他們需要具備相關知識和技能的專業人才來達到轉型過程。
5.個人成就:通過學習和考試的過程,不僅能夠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還能獲得個人成就感,這對於自我提升和自我實現有著重要的意義。"


"iPAS淨零碳規劃管理師的考試內容主要分為兩個部分:
1.淨零碳規劃管理基礎概論(86分):這部分考試內容涵蓋廣泛,包括碳相關的議題,如碳盤查、碳足跡、碳定價、碳匯、減碳技術、淨零政策、國際氣候會議的演進、CDP、SBTi、PAS 2060、CBAM、TCFD等。
2.淨零碳盤查規範與程序概要(98分):這部分著重於碳盤查和碳足跡的規範與標準,考查考生對於碳盤查的不同範疇、碳足跡的五個階段、數據等級、組織邊界劃定等基本內涵知識的掌握。

For 淨零小白的人: 完全小白還是把基礎先打好吧! IPAS官方有出「參考書目」和「數位課程」,建議可以耐著性子的看完一遍,但ISO條文可以不用太認真看,可以等之後刷題回看就好,以免看到條文每個中文都懂,但串起來變成句子都會變成烏雅飛過。另外IPAS也有提供公版教材和官方樣題180題吧我猜,所以你讀完這些課程與教材之後,應該就十拿九穩了,但就是需要時間和不見周公的決心了。

For有淨零基礎的人: 如果已取得ISO 14064-1、14067或14068-1的人可以直接跳過前面的書目與教材直接「裸考」嗎!良心建議千萬不要,因為想必大家也知道現在坊間ISO證書幾乎都是拿學費(雞腿)換來的,鑑別度不高,充其量只能說是口袋是點深而已。並且,我認為......淨零這條路其實是沒有「專家」的,我們能作就只是不斷往前,與時俱進,因此有淨零基礎的人還是要多唸書、多複習、多彙整,畢竟小心駛得萬年船嘛,直接刷樣題或從其他來源取得題庫,給它刷個几遍能不能過關,我想應該可以,而且分數應該會挺高的,但還是鼓勵大家完完整整看完官方的簡報內容拉~~這樣才能符合iPAS官方主辦考試的初衷,也不希望大家本末倒置吧。"

"通過iPAS能力鑑定,對個人的正向助益可能包括以下五項:
1.職涯發展:獲得iPAS認證可以作為專業技能的證明,已獲得主管多次的正向肯定,產生良好印象,未來有助縮短晉升時間。
2.賦予永續相關任務:通過鑑定代表了自己在淨零規劃的專業能力,已成為主導公司GHG盤查及永續採購及綠色供應鏈導入專案之負責窗口。
3.人際網絡:參與iPAS鑑定的過程中,可以與同好建立聯繫,擴展專業網絡,這對未來的職業發展非常有利。
4.知識更新:iPAS鑑定涵蓋的內容與產業需求緊密相連,通過學習和考試,可以確保自己的專業知識與產業發展保持同步。
5.個人成就感:通過嚴格的鑑定考試並獲得認證,可以增強個人的自信心和成就感,這對於自我價值和滿足感是一種提升。"

在職涯的道路上,在iPAS的每一步都是為了未來的自己鋪路。當在明日的高峰回首,會感激現在的每一次認證考試,每一次學習,因為它們造就了不凡的你。然後你會對自己說:「感謝iPAS及自己,不畏艱難,為了夢想的實現,而選擇了堅持。」這些日夜的努力,將成為你職涯中最寶貴的資產。明天的你,會因今天的iPAS而自豪。

黃之育
淨零碳規劃管理師
目前在財會領域工作,發現企業對碳排放與減碳規劃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尤其在全球淨零趨勢推動下,不論是投資人、供應鏈,還是公司內部的營運決策,都逐漸將碳管理能力納入關鍵考量。因此,我希望除了從網路或書籍中自學之外,也能透過報考「淨零碳規劃管理師」來取得正式證照,讓自己的能力有明確的佐證,未來在職場上的角色也能更積極參與永續相關的規劃與溝通。
在準備過程中,先從考試簡章去掌握考題方向和出題重點,確認自己需要補強的部分。接著以 iPAS 的低碳化精修班教材作為主軸,並搭配網路上各類補充影片與文章,進行整合式學習。這樣可以幫助我從不同角度理解核心概念,不會只是死背。最後再透過題庫與模擬考試做練習,熟悉題型與答題節奏,在真正考試時能更有信心、表現更穩定。
順利取得「淨零碳規劃管理師(初級)」證照後,讓我對碳管理相關概念有了更清楚的基本架構與應用脈絡。雖為初級認證,但可以協助我在面對永續議題時,具備初步的判斷與溝通基礎,特別是在企業財會實務與碳風險連結的初階分析上,更加有條理。希望這項證照讓我在參與公司內部的永續專案時,有更多切入的機會,進一步強化跨領域的實務參與與專業形象。
永續發展不再只是選修,而是每個產業都必須面對的核心議題。鼓勵有志從事相關工作的朋友,儘早建立碳管理的基礎知識,多參與學習機會,甚至報考像「淨零碳規劃管理師」這樣的專業證照,不僅是為了自己職涯的加分,更是在為未來的環境與社會盡一份心力。
柯文琪
淨零碳規劃管理師
我參與iPAS能力鑑定的動機是為了進行自我評估,了解自己在現在的工作領域的優勢與不足,從而加強學習與提升能力;同時,通過鑑定獲得專業認證,提升職場競爭力。
在準備淨零碳規劃管理師-初級能力鑑定考試時,我參加有關淨零議題相關的課程講座來提升對淨零的理解,也參考官方教材及影片加強自己,並透過模擬測驗熟悉題型與計算方式。在考前公司內部也針對重點複習,以確保理解關鍵知識。
對我個人而言,取得證照可證明具備碳盤查、碳管理與減碳規劃等的專業知識,提升求職競爭力。公司不僅提供報考獎勵金,成功考取後還額外發放 2000 元獎勵金。此外,由於公司已有數位同仁取得此證照,在爭取淨零推動相關計畫上助益良多,而我個人也有了職務的調整,薪水也在今年度開始,每月增加了5000元。
報考 iPAS 淨零碳規劃管理師(初級),可累積碳盤查與減碳專業,拓展 ESG、永續管理職涯。未來可進階深耕碳管理,提升專業影響力,成為企業淨零轉型與綠色經濟的重要人才。
何愛玲
淨零碳規劃管理師
參與 iPAS 能力鑑定的動機源於公司任務需求與個人職涯規劃的結合。由於負責碳足跡計算的工作內容,讓我體認碳排放管理與永續發展的重要性。而我個人對永續議題亦有濃厚興趣,認為這是未來全球產業發展的關鍵方向之一。因此,我積極尋找並報名碳足跡計算相關專業課程,期望透過系統化學習,獲得更紮實的理論基礎與實務應用能力。
1. 充分參與現場課程
積極參與課堂講解,針對課程內容的核心概念(如淨零碳排策略、碳足跡計算方法等)深入理解,並記錄重點。
2.系統性練習
將官網樣題分批次練習,按主題(如碳排放計算、法規合規性)分類,逐一攻克。
3.分析題目模式
分析題目的設計邏輯,歸納常見的考察方向,例如數據計算、情境應用或法規理解。
4.反饋與改進
對錯誤的題目進行深入分析,找出知識盲點或誤解,確保不重複相同的錯誤。
我在公司負責永續相關工作,具備碳足跡計算、環境管理等實務經驗,期藉由參與 iPAS 能力鑑定,進一步提升專業知識與技能,將理論與實務結合。公司對考取專業證照的員工每月 2000 元津貼,這既是肯定也是自我提升的動力,讓我對未來在永續領域的發展充滿信心。考取 iPAS 證照不僅是一種專業能力的認證,更是進一步進入永續領域的重要起點。未來我計畫持續深入研究永續報告書、IFRS 應用及其他國際標準,期以更全面的知識與技能為公司及個人職涯增添價值,並在企業永續轉型中發揮更大影響力。
希望作為企業內部或行業中的綠色變革推動者,影響同事、合作夥伴及利益相關者,推廣永續理念,並激勵更多人參與環保行動。並在工作中融入節能減碳、資源循環利用與環境友好的理念,協助企業實現永續目標,如達成淨零排放、減少廢棄物或改善供應鏈的環境影響。
黃瑞琪
淨零碳規劃管理師
因應政府政策,公司推動ESG專案執行溫室氣體盤查、碳足跡盤查,資訊人員需協助其他部門蒐集生產、出貨等ERP系統資料,因此需學習相關的知識有利於自己工作的執行,考取證照是想確認自己對於ESG了解到什麼程度。
我廣泛參與了多項相關課程,包括 112 年度經濟部產業發展署紡織業低碳轉型推動計畫的碳排精算實戰進階班兩日課程、工研院的初級溫室氣體盤查方法解析及碳管理兩日課程、工研院提供的 ESG 線上課程,以及公司內部的溫室氣體盤查和碳足跡相關訓練課程。
考取證照除了是對自己學習的肯定外,公司也肯定自己的努力給予2000元的薪水加給。
2050淨零勢在必行,各產業都無法避免,培養自己學習相關知識幫忙公司執行ESG專案,讓自己能專業更加分,考試只是個證明,仍要不斷努力學習。
洪世玲
淨零碳規劃管理師
近年來淨零及永續議題蔚為主流,我從4-5年前即開始關注相關資訊,也陸陸續續取得ESG永續、14064-1內部及主導查證員、14067等等證照。當得知iPAS(經濟部產業人才能力鑑定)為經濟部官方發證,淨零碳排管理師執照是首張由公部門推動的證照,具備絕對的公信力,就亳不猶豫報名且開始準備。
由於我報名的時間距離考試時間已頗為接近,雖然手邊沒有淨零碳排相關的參考書目,但iPAS網站除了提供可下載的相關簡報及參考網站,加上我手邊原先參加其他考證就有的資料,認真的準備了將近半個多月的時間,就順利通過考試。
目前任職的公司是興櫃公司,雖還未被硬性規定碳盤查及編製永續報告書,但公司相當重視這方面規定的時程,在適當時機即刻會成立專案部門,這張iPAS淨零碳排管理師執照,除了創造了我個人的價值被公司看見之外,今年度的考績也獲得加分、加薪且晉升為副理。
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我希望透過不斷的學習與成長,當挑戰來臨時勇於承擔,為自己創造更寬廣的職涯發展。期盼在工作中能發揮影響力,成為團隊中的關鍵角色,協助同仁一起完成公司所賦予的目標及任務。
1
:::
聯絡電話:03-5912890
聯絡Email:ipas@itri.org.tw
版權所有 © 2025經濟部產業發展署
瀏覽器建議使用:Chrome、Safari 及 Edge,1024x768 以上解析度瀏覽。
聯絡電話:03-5912890
聯絡Email:ipas@itri.org.tw
版權所有 © 2025經濟部產業發展署
瀏覽器建議使用:Chrome、Safari 及 Edge,1024x768 以上解析度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