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鑑於國家整體推動「雙軸轉型」所面臨的人才需求缺口,銘傳大學由永續發展處領軍,在處長盧陽正帶領下啟動校級育才行動。第一步,即結合iPAS經濟部產業人才能力鑑定,以取得「淨零碳規劃管理師」與「AI應用規劃師」兩張證照為目標,邀集各系所教師及行政同仁參與系列培訓課程,藉此培育一批具備實務能力的種子教師,為推動校園轉型注入堅實的人才基礎。
銘傳大學歷經多年紮實耕耘,隨著AI與永續議題的快速發展,銘傳積極跟進並融入這些時代趨勢,逐步轉型為國家雙軸轉型政策下的重要人才孵育基地,成為培育跨域專業人才的關鍵推手。「智慧與永續的雙軸轉型已是社會共識,產業界對相關專業人才的需求日益殷切。為了與產業需求對接,我們決定與iPAS展開合作。」盧處長指出,校方近年加速導入iPAS,特別是「淨零碳規劃管理師」與「AI應用規劃師」兩張核心證照,不僅與政策脈動緊密結合,更積極將人才職能落實在教育現場。
【舉辦培力課程先打造一批種子師資】
盧處長強調,「要教會學生,老師當然得要先學會!」這也是永續發展處會在2024年主導舉辦「永續與淨零碳規劃管理能力鑑定培力課程」的主要原因,目標鎖定各系所教師及行政人員,設計為期6天、涵蓋理論與實務的完整訓練模組,並精準對應iPAS「淨零碳規劃管理師」的證照考試內容。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課程不僅對在校人員開放,更首度開放銘傳畢業校友回校參與,充分展現學校落實「普惠教育」與「終身學習」理念的承諾。此舉讓不同領域的校友皆能回母校「充電」,並在專業職能上與時俱進,反映出銘傳作為教育機構的社會責任與深厚情懷。
iPAS培力課程推出後反應熱烈,共吸引130多位校內教職員參與,並在課後集體報考「淨零碳規劃管理師-初級能力鑑定」證照,創下近六成的獲證率佳績。盧處長表示,今年在iPAS「AI應用規劃師-初級能力鑑定」證照考試消息曝光之後,銘傳也立即比照辦理,鼓勵老師們參加課程及透過iPAS挑戰自我,為各系所的AI應用教學鋪路。
【銘傳完成校園碳盤查並獲第三方認證】
銘傳的雙軸轉型並非僅止於理念,而是身體力行的實踐。像是永續轉型方面,校方就積極在校園環境中落實,不僅2023年就發布了首本「永續報告書」,詳細記錄教室節能改造、冷氣使用管控、照明系統升級等多項碳排減量措施;近期更一舉完成了全校溫室氣體盤查作業,並且將盤查數據提交第三方機構進行確信認證。
「其中最具指標意義的案例,就是我們學校與日本中京大學的足球友誼賽,這場賽事真正做到了碳中和的目標。」盧處長所提及的台日友誼賽是全台首場碳中和足球賽,從場館運營、交通運輸、餐飲供應,乃至於廢棄物管理等環節,全都詳細紀錄碳排放的數據,並在產學合作夥伴漾拓國際的支持下,以5 tCO₂e Verra VCS認證碳權全額抵消約4.252 tCO₂e的碳排放量,正式達成碳中和目標,為體育賽事的永續轉型立下典範。
【建議企業多多活用iPAS培育所需人才】
銘傳大學在永續發展處的統籌推動下,積極打造雙軸轉型人才的培育體系,成果卓著。那麼,面對同樣挑戰的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又該如何跟上這波國際趨勢?盧處長建議,企業不妨多加善用iPAS的資源,作為企業發展內部專才的起點。尤其在地緣政治變化、氣候風險加劇,以及全球貿易規則不斷變動的情況下,中小企業若能善用這類實務導向的工具,就能更有系統地累積關鍵能力,逐步提升應變與競爭力。
「國際政經局勢的不確定性,確實對產業轉型帶來不可忽視的變數,但AI及永續是必然的發展趨勢。」盧處長親做表率報考了兩張證照且悉數獲證,各系所教師與行政同仁也熱情響應,不僅課程場場爆滿,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們主動組成讀書會、相互討論與練習,為通過證照考試全力以赴。200人座位的國際會議廳座無虛席,教職員齊聚一堂、共同備考的畫面,正是銘傳推動雙軸轉型教育現場最動人的縮影。
AI與永續不只是口號,而是未來核心競爭力。銘傳大學將持續深化與iPAS的合作,強化師資培訓,並逐步建構起從教師、學生到畢業校友的完整人才培育鏈。藉由系統性的職能導入與普惠式學習機會,讓銘傳不僅成為支撐國家雙軸轉型的堅實人才基地,也讓每一位與銘傳連結的學習者,都能在知識快速演進的時代中穩健前行、共創永續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