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參與能力鑑定的動機?
參與 iPAS 能力鑑定其實是一個偶然的啟發。原本公司在 2023 年開始委託外部企管公司協助進行 ISO 14064-1 的組織碳盤查,當時個人身為實驗室主管被拉進負責收集數據的小組中,因此跟著進行了幾次內部訓練,初步接觸到"減碳" 這個概念,也初步了解到何謂範疇一、範疇二、範疇三這些定義。後續因為收集活動數據的緣故,陸續參加了幾次內部的工作會議以及內部訓練,逐漸對這個議題有了興趣,也慢慢地了解到減碳這個世界性的趨勢,以及其他相關的標準、作法、法規、國際協定這些內容。後續在活動數據收集完畢後,公司委託企管公司撰寫碳盤查清冊,算是初步了解到相關的寫法,並下定決心發展自身在碳管理方面的第二專長。適逢經濟部產發署在大力推動減碳及碳管理訓練,公司配合的企管公司也有相關的配合課程,因此有機會進一步受訓,系統化地深入了解碳管理的沿革及框架,從而開啟自己的自我學習旅程。總的來說,參與 iPAS 的能力鑑定動機除了因緣巧合有政府部門的政策推動外,主要還想透過自身的努力為地球的未來盡點心力,另外在職涯上發展自己的第二專長,提升個人在公司內的附加價值,也創造自己的斜槓可能性。最後,口說無憑,官方的證照是最有力的證明,也是最有價值的認證標準。
► 您如何準備iPAS考試?
大致分為幾個步驟:
1. 首先參與公司委託進行碳盤查之企管顧問公司開設的 ESG 相關課程,涵蓋ISO 14064-1. ISO14067、ISO 14068。
2. 參與經濟部委託各單位( 例如工研院、各企管公司) 協辦的iPAS 精修班、碳盤查精修班、體驗班等各式課程。
3. 其他輔助性課程,例如職場安全、SDGs、 ESG 相關課程,以及官方官網上各式的自學講義、影片,綜合以上一系列訓練先建構完整的概念藍圖。
4. 整合所有訓練的內容講義,根據 iPAS 的兩個考科精讀講義的內容,並在過程中以自己的理解寫筆記,畫圖,特別是時間線的各事件以及政策的重點加強。光看過很難完全記住,但自己寫過一次筆記印象就會比較深刻。
5. 網路上搜尋前輩的應考經驗,以及各種考古題,包含官方發布的考古題庫,認真作答每一題,並對作答過程中的錯誤題特別標記。藉由考古題可以找到自己在研讀時疏漏的部分細節及重點。
6. 考前複習以筆記為主,講義輔助回憶細節,最後考前重新溫習所有的考古題。
7. 應答時趁記憶清晰時,先把有把握的題目先做答完成,需要耗費時間的計算題或疑難題留到後面再寫。
► 通過能力鑑定對於您的「正向助益」?
主要是開啟自己對碳管理及永續發展的興趣,考取 iPAS證照後,個人目前正積極投入考取"永續發展基礎能力" 的第二張官方證照。從 iPAS 中可以先架構一整套減碳相關的基礎框架,另外也能更清晰了解世界及政府的減碳政策,目前也盡量從生活中的細節實踐減碳、資源循環利用的概念。另外,目前公司有打算推動上市,未來也會適用金管會的綠色金融3.0政策,必須揭露永續報告書,而碳盤查僅是永續報告的其中一環。因此,從 iPAS 考照開始,個人已參與三年十萬職業訓練計畫,目前完成 ESG 報告導讀的訓練課程,目標是發展出個人的第二專長,創造公司內他人不可取代的價值。經濟上,因公司內對於專業證照並未重視,管理層也沒有永續發展相關的概念,因此薪酬上尚無明顯變化。個人認為 iPAS 對我的正向助益主要是開闊我的眼界,讓自己與世界的發展趨勢接軌,並開啟發展第二專長的契機與動力。
► 請提供一句,對於後進者或自我對職涯發展期許?
工作不僅是工作,還是學習的歷程。不同職位的工作會需要你具有不同的能力,有的是已經有的,有的需要自己付出心力去學習。投資自己的回報是別人拿不走的,每一分努力都會讓自己在企業內的價值一點一滴的提升。實際點說,同樣的職務,當你有更多的附加價值時,你的競爭力自然比別人更強,也才有機會藉由第二專長創造更高的價值及薪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