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AI浪潮席捲的當下,敏實科技大學(敏實科大)選擇走在前端,成為台灣首屈一指的人工智慧專業大學。學校積極推動AI教育,從基礎應用到高階技術培訓,讓AI不僅是學術研究的話題,更是影響未來產業的核心能力。在這股革新力量的背後,敏實科大林文燦副校長扮演關鍵推手,他不僅引導校內教師參與AI教育改革,也讓校長曾信超與多位一級主管都親自考取iPAS「AI應用規劃師」證照,為校內推動AI教育立下標竿。
敏實科大全面落實AI轉型,學生從入學起即進入AI密集訓練,課程設計跨足各科系,務求讓AI成為每一位學子的基本技能,而不再侷限於資訊相關領域。「如果 AI是未來,那我們就讓AI成為現在。」林副校長如此強調。他認為,學校的角色不僅是傳授知識,更要為學生打開掌握科技趨勢的大門,讓他們在未來職場上具備競爭力。
AI學習的變革:從No-Code到落地應用
談到AI的學習方式,林副校長有獨到的見解。過去,程式開發是一道門檻,讓許多學生因為「不會寫程式」而與AI絕緣。但如今,AI的發展速度已大幅提升,越來越多No-Code(無程式碼)工具誕生,讓非資訊背景的人也能參與AI的應用開發。「現在AI能做的事情,比想像中還要簡單,只要善用工具,就可以讓技術落地。」林副校長表示,AI的普及速度遠超過一般人的預期,因此,學習AI的方式不應該侷限於寫程式,而是要著重在應用層面。
在他看來,AI教育的核心是「如何落地」,而不是「如何編寫演算法」。例如,他舉例說明AI在食品加工業的應用,像是透過 AI優化咖啡豆烘焙,透過溫度感測與風速控制,自動調整咖啡烘焙曲線,確保品質穩定。他認為,這種基於AI的精準控制,讓原本仰賴經驗的產業得以提升標準化與效率,這也正是AI在未來會逐步滲透各行各業的原因。
藉由AI培訓課程培養數位時代人才
敏實科大不僅推動AI認知,更積極培育學生的 AI實作能力。為了幫助學生順利取得iPAS「AI應用規劃師-初級能力鑑定」,學校特別開設AI培訓課程,涵蓋生成式AI的應用、智慧決策技術、AI與機器學習的基礎入門等,確保學生能在短時間內掌握核心技能。
這項培訓計畫也讓AI教學更有系統,許多學生在學習AI的過程中,不僅對技術原理有更深的理解,也學到了如何將AI具體應用於不同領域。例如,透過 AI 進行影像辨識,以自動檢測食品品質;或是運用AI進行設備監測,提高智慧生產的效能。敏實科大正透過這樣的方式,讓AI不只是學科,而是產業的重要技術基石。
跨領域應用,AI改變傳統產業
除了資訊科技,敏實科大也積極將AI應用於食品加工、車輛智慧維修、智慧生產等領域。尤其是在食品製造上,AI技術已開始影響烘焙流程。例如,透過 AI 監測咖啡豆烘焙的曲線,確保每批咖啡的風味一致,突破過去仰賴人工經驗判斷的局限。
在智慧車輛維修領域,AI也逐漸發揮作用。林副校長解釋,透過 AI 數據分析,車輛維修可以預測零件損耗程度,讓維修人員更準確地進行維護。這種結合數據的智慧檢測模式,讓傳統維修產業得以轉型,進一步提升生產效率。
考取iPAS,成為雙軸轉型世代的領航者
林副校長鼓勵學生考取iPAS,因為這不只是對AI能力的驗證,也是進入智慧時代的門票。他強調,這樣的專業能力將是未來職場競爭的決勝點,學校的角色正是幫助學生取得最佳的起跑位置。「不要害怕AI,應該勇敢迎戰AI時代。」他說,AI是工具,懂得如何使用它的人,將成為改變世界的重要力量。
除了iPAS「AI應用規劃師」認證考試之外,林副校長也積極在推動「淨零碳規劃管理師」認證。目前,敏實科大有USR中心所舉辦的全校性「碳盤查種子人員培訓工作坊」,而他本身也經常擔任考證輔導班的授課教師,2024年就曾透過研習活動指導敏實科大師生,全面備戰當年度第二次的認試考試,相信在他的強力帶動下,敏實科大將能為產業育成更多數位智慧與永續淨零雙軸轉型所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