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隆集團-起初以紡織業為基礎,隨後發展汽車工業,至今已有70餘年歷史。如今,裕隆集團已成為台灣經濟起飛以來最具影響力的自主汽車製造業龍頭。在集團重視人才的培育與升級的背景下,與iPAS合作開辦「供應鏈人才培育專班」,針對電動車及資安領域的人才需求,推出專業課程與證照考取機會,藉此有效提升集團同仁的專業素質,並促進供應鏈夥伴的共同成長。
「務實轉型、開拓新局」朝向四大面向多元發展
隨著全球化及科技化的發展進程加快,汽車工業領域也受到了莫大的影響,尤其是在AI及ESG兩大國際趨勢的催化下,生產線作業模式以及人才職能需求都發生了顛覆性的改變。作為台灣最具代表性的企業之一,裕隆集團積極以「務實轉型、開拓新局」為策略,致力發展智慧汽車、金融產業、紡織時尚及營建生活等四大事業,主要公司包括裕隆汽車、中華汽車、裕隆日產、納智捷、裕融企業、格上租車、新安東京海上、台元紡織、嘉裕西服、裕隆建設、文生開發等,而這些公司也有許多轉投資公司,都是裕隆集團事業版圖。
隨著事業版圖的發展,裕隆集團非常重視人才培育的相關布局,期盼在面對未來挑戰時,擁有足夠的即戰力來應對。裕隆集團副總經理黃得超表示:「汽車產業是台灣的火車頭工業,裕隆集團則是跟著台灣經濟共同成長的企業之一,擁有健全的上下游產業鏈,影響力廣泛。」黃副總進一步指出,一部汽車的製造涉及數以萬計的零件,包括機械、電子、橡膠、塑膠、鋼鐵、玻璃等多種產業的跨域合作;唯有上下游供應商共同進步、一起成長,才能造就產業的興盛繁榮。以「共榮共好」為出發點,裕隆集團與iPAS合作,在2024年開辦「供應鏈人才培育專班」,透過集團以大帶小的方式邀請集團及合作廠商一同邁上轉型之路。
搶攻電動車及資安兩大領域
此次雙方合作推出的「供應鏈人才培育專班」,主要針對電動車機電整合工程師與資訊安全工程師兩大領域,參與課程的集團學員不僅無須支付任何費用,還可在裕隆集團的全額補助之下挑戰考取iPAS證照。黃副總強調,新能源車的推動與數位轉型是汽車產業的兩大挑戰,為了突破這些挑戰,必須依賴專業人才。而此次專班結合與iPAS相關的專業能力培育資源及能力鑑定機制,正是裕隆集團所需要的人才培育方式。
「在集團長期累積的企業文化影響之下,此次共促成74家公司,包括40家集團公司與33家合作供應鏈廠商,近350人投入學習與考證。」黃副總表示,要讓集團內部同仁與外部供應商共同學習成長並不容易,因為每個人對工作及職涯的規畫各有不同。然而,裕隆集團始終將人才培育視為「投資」,循序漸進地鼓勵每位員工跟上腳步,並不惜成本提供最好的學習環境,因為「這都是在為台灣整體產業培育人才」。
從上課到考證的一條龍育才模式
iPAS考試的鑑別度相當高,許多項目的全國平均獲證率約為三成。這證明通過考核的人才確實具備專業能力,且能夠滿足企業的需求。因此裕隆集團旗下的納智捷,為推動經銷服務體系的價值鏈能力轉型,即設定目標鼓勵經銷服務廠的所有員工,從電動車保修技師到一線業務服務人員,都能夠積極通過iPAS電動車機電整合工程師的專業認證,為每一位納智捷N7電動車車主提供最優質的服務。
在「供應鏈人才培育專班」的帶動下,裕隆集團取得令人驕傲的成果:除專班平均整體滿意度達4.6分外,電動車機電整合工程師初級獲證率達38%,資訊安全工程師初級則高達57%。
黃副總指出,台灣許多中小企業正在面臨資源有限的挑戰。雖然很多企業主明白轉型與人才培育的重要性,但資源不足使得他們難以有效推進。有鑑於此,黃副總非常推薦中小企業多多關注iPAS的資源,無論是課程或考證,都對人才培育及留才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黃副總最後強調,裕隆集團十分珍惜每一位人才,「以人為本,合作共贏」是集團人才永續發展的核心價值。未來,裕隆集團將持續推動多元共學的價值,並積極推動跨公司、跨供應鏈的合作模式,以增強集團核心競爭力,並帶動整體供應鏈的成長。對於iPAS的認證,裕隆集團也給予高度肯定,認為即使員工未能一次考取,學習過程本身也是一種寶貴的收穫,這就是iPAS無可取代的價值。
► 相關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