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不是未來,而是現在進行式。」這句話,最能體現全球人壽在人才培訓上的遠見與行動力。早在AI 崛起前,全球人壽便已展開轉型布局;多元的AI工具問世後,更加快步伐,積極鼓勵同仁投入學習。當得知經濟部推出iPAS「AI應用規劃師」能力鑑定考試後,便有一拍即合之感,員工自主報名、互相激勵相偕報考的情景,充分彰顯出全球人壽推動全員AI計畫有多麼成功。
連電梯裡都是 AI 考證話題:文化形成非命令而是共鳴
「我們沒有強制報考,反而是同仁之間會互相督促,我就在電梯裡聽到好幾次類似的對話。」全球人壽人力資源部人資長暨副總經理吳惠玲表示,公司早已持續推動 AI 培訓,包括AI基礎概念與實務操作課程,並攜手微軟、玉山金控、聯發科等知名企業舉辦 AI 應用分享會,此外,IT 部門更率先導入 GitHub Copilot,提升開發效率等,這些作法皆是「全員 AI計畫」的一環。
為促進各部門廣泛參與 AI 學習,公司也規劃三階段的內部 AI創意競賽,內容涵蓋生成式圖片、短影音製作、甚至延伸至MV作曲,累積報名人數突破300人。人資長坦言,這樣的踴躍參與超乎預期,尤其全球人壽員工的平均年齡在業界偏高,仍能展現出積極進取的學習風氣。自公司開始推動iPAS「AI應用規劃師」認證後,不僅資訊、數位整合規劃、大數據等部門積極響應,財務、品牌行銷等非技術單位同仁也主動投入,顯示「全員 AI」的文化已在全球人壽內部深植人心、逐漸成形。
數位轉型進化為 AI 賦能,10 年成果厚植競爭力
「全球人壽的數位轉型已走過 10 年歷程。」品牌暨數位整合發展部副總經理高芬蒂指出,自 2013年與國華人壽合併起,便全面啟動數位轉型,涵蓋商品制度、作業流程、大數據與決策型 AI 等。轉型成果落實於理賠、核保、客戶服務、行銷推薦、防制洗錢與監理支援等面向,使流程更智慧、更精準。目前 AI 模型已應用於理賠、核保作業、智能客服與業務行銷工具中,像是語音轉文字、輔助核保、客服中心導入智慧搜尋系統、甚至透過 AI 偵測理賠異常案件,大幅提升服務品質與風險防控能力。
從職場學習到產業升級,iPAS 與企業攜手育才
高副總進一步指出,未來職場將需要三類 AI 人才:一是「應用者」,能與 AI 協作完成日常任務;二是「開發者」,專注技術實作,提升開發效率;三是「規劃者」,負責引領方向與架構設計。這樣的人才需求正好對應iPAS所設計的「AI應用規劃師」初級、中級與高級分級架構。因此,全球人壽也提供相對應獎勵:中級獲證者可獲得 1 萬元、初級則為 5 千元,積極鼓勵員工報考。
今年5月公司內部員工共有85位員工報考iPAS「AI應用規劃師」能力鑑定,初級獲證率達74.36%;其中中級更是表現亮眼,10名報考員工中有9位順利通過,獲證率高達90%,成績領先業界廠商,顯示 AI 人才的培育不再專屬於科技產業,保險、金融、行銷與客服等多元領域皆能藉由 AI 強化專業影響力。
透過 iPAS 能力鑑定,政府得以建立產業標準,企業也能勾勒出清晰的人才地圖,讓員工學習有方向、成長有目標,更為企業數位轉型注入源源不絕的動能。全球人壽的實踐經驗,正是一個值得產業借鏡的成功典範。
► 相關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