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泰電子自1971年成立以來,擁有專業電子製造服務(EMS)與半導體封裝測試服務(IC)兩大事業部門,是台灣半導體與電子產業鏈中的重要成員。半導體產業型態相對耗能,華泰電子自2022年正式啟動全面永續轉型,期望透過符合ESG國內外標準的各項措施推動,引導同仁將節能減碳行動融入工作與日常生活中。為了進一步培育永續人才,華泰電子在管理中心的規劃下,成立公司治理暨永續經營委員會,並鼓勵同仁參與iPAS「淨零碳規劃管理師」認證考試,透過系統化的學習與實踐,提升同仁的專業能力,為企業的永續轉型提供強而有力的人才支持。
上完課就懂了嗎?iPAS考試直接檢驗學習成果
對於從事教育培訓的工作者,往往也會自問:「上完課就真的懂了嗎?」這也是華泰電子的人力資源處暨永續發展辦公室處長許景貞內心的疑問。為了求得答案,她採取了兩個具體的方式:一是報名並爭取外部獎項獲得認可,二是透過考取認證來驗證學習成效,而iPAS便是最理想的選擇之一。
就取得獎項而言,華泰電子已連續兩年獲得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的永續報告書金獎,並於2024年獲得台灣永續行動獎SDG04優質教育銅獎以及台灣企業永續獎-人才發展領袖獎的殊榮。至於能力鑑定考試,永續發展辦公室在2025年制定了「八十人取證計畫」,iPAS「淨零碳規劃管理師」證書是其中推動的目標之一,期盼能透過培訓、報獎、取證在公司內部內打造一支跨領域的永續團隊。
「其實我們很早就跟iPAS結緣了。」許處長指出,華泰電子的企業識別上有著「A partner you can count on」一直以來非常重視夥伴的合作關係。多年前從長期合作學校端得知iPAS的資訊,便義不容辭地簽署了企業認同書,去年起更逐步將iPAS取證納入人才培育的核心環節,成為可協同育才的平台。
期「與客戶同行,齊同業水平」,更要迅速應對政策與市場變動
組織文化富彈性、決策節奏明快且相當重視人才培育的華泰電子,在2021年金管會公告將CSR報告書改為永續報告書後,華泰電子立刻跟進政策,並於2022年7月成立了「公司治理暨永續經營委員會」,積極整合內部資源,推動永續轉型。經過內外部盤點後,發現其實公司內部各個部門早已各自鋪陳與ESG相關的行動,像是溫室氣體盤查已經連續進行多年。
許處長指出,「早期較無整合的框架與範疇,以各部門分頭行動為主,但當政策逐漸明朗後,我們更應該積極整合,朝共同的方向前進。」隨著公司永續委員會的成立,華泰電子依據ESG架構組織了「環境友善」、「社會共融」、「公司治理」、「資訊安全」與「供應鏈合作」五大任務小組,並將主要任務分門別類,各司其職,再透過委員會定期的報告並追蹤成效,以確保各項計畫如期如實的實現:
1. 環境友善:溫室氣體盤查與管理、、節能管理、水資源管理、廢棄物減量等。
2. 社會共融:人力資源、員工福利、DEI、社區鄰里公益等。
3. 公司治理:資訊透明、誠信經營、碳權與碳定價等。
4. 資訊安全:資訊管理、資安防禦等。
5. 供應鏈合作:綠色採購、設計減碳、供應鏈ESG推動、循環經濟等。
多元模式打造良好的學習風氣
隨著組織架構完善,華泰電子開始進一步擴大影響,強化學習綜效與充實綠領人才。「企業永續轉型與內部綠領人才的培養,最關鍵的成功因素是高層的認同與支持。」許處長指出,在公司高層的大力支持下,永續發展辦公室所推出的取證規劃包含「鼓勵三人一組籌建讀書會給予學習津貼」、「考試報名費補助兩次」、「單人或全組獲證獎勵」等激勵方案,吸引權責部門同仁踴躍報考、挑戰自我。
「在大舉推動iPAS考試認證之前,我與辦公室兩位同仁就率先報考了,當時的策略就是每週有指定的段落先自習,聚在一起時再互相分享也相互督促,藉以提高學習的效率。」從我們三位考證成果是一次全數通過看來讀書會的方式效果奇佳,因而向上提報正式推動,在完善的激勵措施之下讀書會報名的情況出乎意料之好,很快就達成了預期目標。
許處長強調,因為iPAS考試的鑑別度高、題目具挑戰性,所以特別設計報名費有兩次補助額度,希望同仁萬一第一次未考過時,也不要前功盡棄;此外,讀書會的方式也大大提高了學習的互動性和團隊合作精神。相信在這些激勵措施的支持下,華泰電子的「取證計畫」必定能如期實現目標,為公司培育出一批優秀的永續人才。
► 相關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