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獲證者群星名人榜
王裕霖
3D列印積層製造工程師
自己創業的過程中,每天都與3D列印機為伍,不斷的思考如何將手工皮件與3D列印做結合,這一做就做了4年,而創業前就考過了初級能力認證,創業後想說既然這是我每天都在做的事情,何不繼續考取中級來挑戰一下自己呢?

考取中級能力鑑定的時候,我主要是在平常生活中就會常常去關注一些3D列印相關的訊息,來充實自己的知識,畢竟中級考的不是單純背課本就可以的知識,而更多的是需要實務方面的經驗累積及各方面的知識儲備,才會比較容易考過。

現在考過中級能力鑑定後,除了原本創業的手工皮件外,我也開始在做3d列印的教學與推廣,這張證書是由政府合法的,對學生來說看到老師擁有這張證照是相對的是會比較信任的,也希望透過推廣活動讓更多人可以像我一樣將3d列印這項技術與傳統產業做結合,希望能讓更多不同的行業能夠發展出新的商業模式。

會用3d列印機並不難,但是要從根本了解3D列印這項技術的內涵,才有辦法將其隨心所欲的應用在你想要做的事情上,考取這張證照就是一個自我能力檢核非常好的途徑喔!

陳昱丞
3D列印積層製造工程師
為了檢測在學期間的學習成果,並且專業證照在求職升學等方面皆有加分效果,面試者是否擁有證照,也會影響面試官的第一印象,即使考取和自己所學無關的證照,也可在專業化的時代增加自我競爭力,對不同領域的發展也有幫助。

因考試的項目即是在學期間研究的專業,因此在充分利用學校以及研究室資源的情況下,通過熟悉考試項目的學理,了解機械的運作與材料的關係後,不斷練習操作,以此來準備考試,因參加的項目是第一次舉辦,故沒有考古題,我認為自身對於該領域的學習以及了解的深度是比較重要的,而這些都必須依靠平日的累積,筆試題是以問答題的方式測驗考生的理論基礎,所以閱讀專業書籍是必不可少的,而實技考試則必須要熟悉機台的操作,因此總結準備方式就是反覆閱讀及練習。

依照學生畢業後的就業志向及出路,每個科系須取得的專業認證都不同,而科技大學較重視實作能力,因此學生最好擁有專業證照和在校作品,個人專業是影響競爭力的關鍵,如果面試時多一張證照,不僅能表現對於該領域的專業,也可以證明自己比別人更為積極。

通過考取iPAS的證照,不僅提升的個人的專業能力,並且也更加了解自己,為自己的求職履歷增添一抹色彩,並勉勵後進積極參加證照考試,向未來的面試官證明自己的能力。

蘇宇康
3D列印積層製造工程師
由於我在學校的專題研究計畫與3D列印有相關,同時學校的創客中心剛好舉辦了有關於此考試的相關課程,因此有機會接觸到這個證書的訊息,便與同學們一起報名參加,試著考取證照,使自己能更了解3D列印,增進自己的專業技術,不僅能對於實驗室的專題研究有幫助,同時也能增加自己在申請研究所的履歷,以及在之後找工作的競爭力

通過學校的老師有開設相關的課程幫助我們進行復習,一堂一堂的講解有關各種3D列印方法的原理以及運作方式,同時在輔以參考用書的幫助,藉由閱讀老師上個的ppt結合參考用書,是我能更容易的吸收這些專業知識,此外,老師也有讓我們寫考古題,並詳細講解各個題目,使我對於考題的類型有相關的了解。

在考取證照的期間,我學習到了非常多的專業知識,在準備考試的期間也讓我對各項知識更加熟悉,不僅有利於我在學校專題研究的進行,相信在考取研究所時,也能在教授們的眼中具備比別人更優秀,同時假如以後在找3D列印相關工作時也能起到很好的加分作用。

證照的考取對於未來許多方面皆會有幫助,不管是申請研究所還是找工作,假如你比別人多一張證書,你就比他們更有競爭力,也能在面試人員心中獲得一些加分。

蔡沅致
3D列印積層製造工程師
目前就職於醫療業,由於工作需求,除了本身的醫療專業上,3D列印這門技術也可以輔助在醫療模型、術前規劃以及手術的導引。也因此能減少手術時間並提升醫療品質,而這項能力鑑定能讓我再次檢視自己對於這門技術的掌握度以及發現不足之處。

我從大學期間就有在學習這門技術,並於畢業後臨床加以活用。就學時的學長姊及主任都有提供很多資料和機會操作3D列印機與理論學習。另外,考前複習參考書目也讓我對於比較生疏的區塊有所理解,讓考取鑑定時更有信心。

通過這項列印工程師鑑定,算是對自己於這項技術的一個肯定,在臨床操作與案例討論時,也能讓與會者知道你/妳對於這項技術有所掌握及心得。在與其他工程師討論時,也不用擔心無法溝通,能用共同的專業語言交流學習。

3D列印的技術很迷人也很有趣,對於這項技術有興趣的夥伴都能來參與鑑定。也期許未來能通過中級的證照考試,讓自己的技術更上一層樓。

李維
3D列印積層製造工程師
在碩士生涯的尾端,因為研究之路遇到了一些瓶頸(本身在學時是研究中草藥相關的主題),就在自己的好友的實驗室學習3D列印製造操作(適逢疫情我們做了很多口罩叩跟面罩等防疫小物)也剛好在離校之前有舉辦這個考試,就抱著背水一戰的心情去應試了

感謝三軍總醫院骨科的學長及3D列印中心的好友出借準備用的書籍,特別是好友提供3D列印各樣製造原理的總覽(好像Central Dogma一般的圖)。當時準備的時間不多,但因為一直在操作機器(不管是射出或是光固化)有些手腦並用的時刻,加上短期記憶可能還不錯,最後幸運地通過要求的標準分數。

首先是自信的部分,在新到職填寫個人資料時,多了一個“3D列印積層製造工程師”的title可以寫;另外我想是在思考模式的運轉上,這個技術當時在疫情期間,原本的工業生產模式(開模大量生產)失效時,發揮了奇效(因為不需要開模而且相對更可以做出一些特別的形狀),所以爾後自己在思考相關問題時,從此它就變成了一個額外的思路。

日新又新,努力向前進。
這是我們校歌的最後一句,我想,證照、考試、技術等好像是Protein,推動之的這些精神才是DNA跟RNA。
我不知道未來我會在哪有所成就,但或許後面就是我累積的知識跟技能點數會帶著我框出自己的迦南美地呢~

陳宥宇
3D列印積層製造工程師
當時剛好專題是做金屬3D列印,非常剛好看到學校在推動iPAS證照中的3D列印工程師,為了增進自己更專業的3D列印知識,也覺得既然學了3D列印,就要了解的更透徹,於是就報了這個證照,同時也希望在未來的職涯中,可以更順利的找到工作!

因為是學校提供這個資訊,所以學校也非常積極的推動這個證照,辦了說明會,也推出了3D列印考照的證照輔導課程,透過證照輔導課程,加速了對於這份證照的掌握度,也很順利的考取3D列印證照,在這裡也要非常謝謝iPAS所推動的這個證照,是一個有難度的證照,一開始覺得都是選擇題很簡單,但實際在考試時,並沒有那麼容易!

3D列印是經濟部所推動的證照,當時在考證照時看到了這張3D列印工程師證照有跟許多企業簽了優選錄取工作或面試的資格,就非常感興趣,目前還在唸書,希望之後找3D列印相關的工作可以因為有了這張證照,獲得更高薪水的資格,在未來也希望可以由iPAS提供的相關企業找工作而順利很多,當大家都不認識你時,透過證照就能很快證明你自己對於這項專業的了解程度

3D列印一定是未來趨勢,當你要進一間相關的公司,當面試者不認識你,要你拿出證明你會3d列印,那麼最快的方式就是考證照,也希望台灣的3D列印的公司能夠順利的發展起來!

陳昭如
3D列印積層製造工程師
上大學後因為班導師的推薦而首次接觸3D列印,對於這類課程很有興趣的我立馬答應和同學自學,學習的過程中透過反覆的修正以及同好之間的討論,對機械的熟悉度增加了不少,在升上大二後希望能夠邀請更多學弟妹參與課程而決定參加基層列印證照考試,希望能給學弟妹更多的知識。

準備證照考試的期間,我除了讀熟官網上提供的建議書目以外,還接觸了不同的列印機種以熟悉各項操作,並印製其他我平常不會列印的作品來提升操作不穩定度,最後的準備是跟同學們一起刷官網樣題來做衝刺,我認為和有相同興趣的同學一起準備考試是我考試的其中一個動力。

雖然一開始考證照只是為了自我肯定與教學需求,但考完試後經由老師的推薦得到院辦以及系上的獎勵金以及鼓勵,也有學弟妹為了自我成長而來詢問應考方式以及讀書技巧,這些正向的鼓勵是我原本準備考試的期間沒有料想到的意外收穫。

任何你努力去做的事,或許當下你會覺得好像用處不大,但當需要的時候,你會感謝曾經努力的自己,所以不要想得太複雜,做就對了!

盧廷洋
3D列印積層製造工程師
想透過參加經濟部辦理的國家檢定考試來證明自己有3d列印的基本知識,對未來畢業求職增加一些履歷上的證明

學校的創客中心有考過3d列印的初級及中級檢定,在創客中心也有3d列印機台可以操作,也應修過學校教授開的3d列印實作課程,在這些課程及資源學習後透過創客中心的學長準備一些應考經驗分享及考試重點歸納,針對基層製造初級考試的內容做統整後就應考了

目前仍在讀研究所,因此獲得鑑定還未對就業有所幫助,但是希望未來在找相關工作上可以有面試或是實務經驗上的幫助。通過檢定對於我個人提供了滿大程度的肯定,不論是對於我在3d列印基礎能力的肯定或是在課堂中參與更多關於3d列印實作與分享的經驗都給我一定的信心

首先,我十分鼓勵對於3d列印有經驗或是相關背景的同學能夠參與由國家辦理的職業技能相關檢定,不論是證明自己的能力或是希望對求職有所幫助。也希望自己未來能夠持續朝3d列印相關的工作前進

柯姿羽
3D列印積層製造工程師
大三課堂教授要求考取,成功考照者課堂分數可以加分,課堂也有教學相關的理論知識所以班上集體報名考照,並且也得知此照對於未來工作上可以獲得加薪的作用,以及對知識的渴望,並透過這次的考試對自己所學的能力達到一個檢測的作用。

此次考試是由課堂要求考取的,在課堂時教授會利用上課時間教導理論方面的知識,以及發放講義,課後自己在藉由書籍講義複習,利用官網的樣題來練習考試手感,也會與同學互相研討學術知識,才得以考試通過,還是感謝教授提供這次的考試相關知識,讓我能更加掌握重點,成功通過考試。

目前尚未就職,但考照時所學的知識我是認為無價的,3D列印沒有什麼證照可以考,藉由這次考試通過可以了解自己所學的是獲得國家認可的,這對自身對於該專業獲得一定的成就感,並且現今考取證照一般公司都會予以獎勵金,現今或許還用不到,但未來就職肯定會有用處的。

未來職業不確定會不會走3D列印相關職位,但我依舊很感念自己所學所獲得的知識,很多技能都是學著等著機會來臨時使用的,多學總比學少事後後悔好,期許自己在工作表現上得以使用此張證照的機會,也祝後進者也能善用此張證照在工作上獲得幫助。

游秉閎
3D列印積層製造工程師
在學是研究3D列印領域相關,希望能在碩士結束時除了畢業證書可以拿到另外一向能力的證明,且能幫助以後在求職時增添履歷色彩;除了證明自己以外也在為陳為3D列印大師鋪路建設小目標慢慢地達成就能夠達到最後的夢想,謝老師也發現這項考試對學生的注意很大,所以有想要報考的人,老師都會提供一部分的獎學金供我們就讀與考試。

平時會閱讀相關文章、練習考古題並請教3D列印領域的達人,或者是看影片自學
有機會接觸3D列印機台就會嘗試使用並練習,在快要考試前有幸能夠使用到光固化3DP列印討論區並多加練習且從一開始的CAD檔到切成到列印參數調整接下來的產出成形狀,平台清洗以及超音波震盪清潔及後固化及機台的清洗都有練習!

面試時主管看到這個經濟部所發放的證書都很訝異,會詢問考這個證書的動機以及如何準備的過程因為這個證書目前沒有很多人考所以可以展現出自己鶴立雞群的地方,並且是經過經濟部認可的考試方法,找工作時尋找3D列印領域相關的工作主管會比較認同你有這方面的能力並且入職時等級就會比較高也敢把比較困難的工作交辦
希望在以後的職涯能夠使用上3D列印相關的技術!
就算沒有使用到,我相信在這個考試過後我對3D列印的領域更進一步的了解,也知道自己不足的地方,在以後能夠教導自己的小孩,或是當老師去教導各式各樣的學生,並且推廣3D電影製成讓台灣的工業起飛。

陳昱嘉
3D列印積層製造工程師
在大學中,有修到3D列印的課程,當時老師推薦我們考,因當時國外盛行利用3D列印的技術製造東西,說國外利用這技術製造船、房子等,還製造出人類可以食用的食物,我就覺得這技術這麼厲害,未來可能會使用到此技術,就決定參與鑑定考試。

聽學校教授的講課,去圖書館借相關書籍,也有去讀歷屆考題,與校內同學一起研討書中知識,讀了才發現其實範圍很廣,考題變化性也很高,不是很好準備,只能將基本的知識牢牢記住,考試時平常心穩穩的作答,才能準備好這個考試。

通過此能力鑑定,會覺得自身有掌握到這部分知識,未來如果從事這方面的工作,在工作上會有所加分,也可以將此鑑定填寫到履歷上,面試官看到有通過經濟部的鑑定,想必會覺得是個優秀的人才,對面試也會有所幫助,更有機會找到工作。

在學期間多考一些鑑定,要不然出社會真的不好準備,能使用的資訊少好多,準備的時間也變少,雖然目前沒有從事相關工作,但是經驗也是美好的回憶。

呂奕嫺
3D列印積層製造工程師
因為非常喜愛3D列印,從高職時候就開始接觸到,一開始就是單純會操作機器,到在學校辦展覽時候可以跟民眾解說機器的如何運行,也從網路找圖印出來,到了巨匠學習建模從零開始摸索,也幫助了老師列印一些週邊配件,也幫助同學印專題所需要的物品,真的很有成就感,所以越來越喜愛。到了大學因為沒有機台可以摸索,所以就中斷了很長時間,到了做專題時候有了進研究室的機會,才終於又開始玩3D列印,也剛好系上也在考取iPAS的3D列印課程,上過課程也才明白自己並不是什麼都會,只是單純會操作機台而已,一些基本簡單觀念還沒很踏實,不過可惜的是,學校沒給機會讓人用實作來考試,這點算是有點遺憾,當初做專題其實也有想過來組隊來完成一台3D印表機,可惜最後大家講一講就散圖了,最後就是跟朋友一起4個人完成一款RPG遊戲

在高職時候跑去嶺東也曾經考過一張也是叫做3D列印工程師的證照,只是因為時間太久也忘記是不是一樣的東西,總之到了大三時候看到有3D列印的課程,馬上就選填了,到了第一堂課,老師也是直接問大家,要不要考證照,如果不考試,就是單純的上課,會考期中期末考,考取證照就是你的期末成績,不管期中考幾分,只要證照過了,你這堂課也過了,大家最後也都投票考證照,老師就教導著我們一些考試可能會考到的地方,也幫我們補充很多課外資料

由於畢業後做的行業不一樣,所以幫助可能就是小了一點,不過是讓我得到回去高職母校教授學弟妹的機會,不過當老師可能就有點難度,在大學裡看老師就是一直播放影片搭配講解一些課程,結果到了高職這套方法好像不太管用

希望不要放棄我的所愛,即使現在沒用到,將來不一定不會用到,技能學起來,對自己一定有幫助的,只是時候未到,等時機成熟,一定會有需要這項技術的一天,加油!相信自己

4
:::
聯絡電話:03-5912890
聯絡Email:ipas@itri.org.tw
版權所有 © 2025經濟部產業發展署
瀏覽器建議使用:Chrome、Safari 及 Edge,1024x768 以上解析度瀏覽。
聯絡電話:03-5912890
聯絡Email:ipas@itri.org.tw
版權所有 © 2025經濟部產業發展署
瀏覽器建議使用:Chrome、Safari 及 Edge,1024x768 以上解析度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