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獲證者群星名人榜
請輸入關鍵字後,按下搜尋按鈕,來尋找符合的獲證者。
蔡政欣
淨零碳規劃管理師
參與 iPAS 能力鑑定其實是一個偶然的啟發。原本公司在 2023 年開始委託外部企管公司協助進行 ISO 14064-1 的組織碳盤查,當時個人身為實驗室主管被拉進負責收集數據的小組中,因此跟著進行了幾次內部訓練,初步接觸到"減碳" 這個概念,也初步了解到何謂範疇一、範疇二、範疇三這些定義。後續因為收集活動數據的緣故,陸續參加了幾次內部的工作會議以及內部訓練,逐漸對這個議題有了興趣,也慢慢地了解到減碳這個世界性的趨勢,以及其他相關的標準、作法、法規、國際協定這些內容。後續在活動數據收集完畢後,公司委託企管公司撰寫碳盤查清冊,算是初步了解到相關的寫法,並下定決心發展自身在碳管理方面的第二專長。適逢經濟部產發署在大力推動減碳及碳管理訓練,公司配合的企管公司也有相關的配合課程,因此有機會進一步受訓,系統化地深入了解碳管理的沿革及框架,從而開啟自己的自我學習旅程。總的來說,參與 iPAS 的能力鑑定動機除了因緣巧合有政府部門的政策推動外,主要還想透過自身的努力為地球的未來盡點心力,另外在職涯上發展自己的第二專長,提升個人在公司內的附加價值,也創造自己的斜槓可能性。最後,口說無憑,官方的證照是最有力的證明,也是最有價值的認證標準。
大致分為幾個步驟:
1. 首先參與公司委託進行碳盤查之企管顧問公司開設的 ESG 相關課程,涵蓋ISO 14064-1. ISO14067、ISO 14068。
2. 參與經濟部委託各單位( 例如工研院、各企管公司) 協辦的iPAS 精修班、碳盤查精修班、體驗班等各式課程。
3. 其他輔助性課程,例如職場安全、SDGs、 ESG 相關課程,以及官方官網上各式的自學講義、影片,綜合以上一系列訓練先建構完整的概念藍圖。
4. 整合所有訓練的內容講義,根據 iPAS 的兩個考科精讀講義的內容,並在過程中以自己的理解寫筆記,畫圖,特別是時間線的各事件以及政策的重點加強。光看過很難完全記住,但自己寫過一次筆記印象就會比較深刻。
5. 網路上搜尋前輩的應考經驗,以及各種考古題,包含官方發布的考古題庫,認真作答每一題,並對作答過程中的錯誤題特別標記。藉由考古題可以找到自己在研讀時疏漏的部分細節及重點。
6. 考前複習以筆記為主,講義輔助回憶細節,最後考前重新溫習所有的考古題。
7. 應答時趁記憶清晰時,先把有把握的題目先做答完成,需要耗費時間的計算題或疑難題留到後面再寫。
主要是開啟自己對碳管理及永續發展的興趣,考取 iPAS證照後,個人目前正積極投入考取"永續發展基礎能力" 的第二張官方證照。從 iPAS 中可以先架構一整套減碳相關的基礎框架,另外也能更清晰了解世界及政府的減碳政策,目前也盡量從生活中的細節實踐減碳、資源循環利用的概念。另外,目前公司有打算推動上市,未來也會適用金管會的綠色金融3.0政策,必須揭露永續報告書,而碳盤查僅是永續報告的其中一環。因此,從 iPAS 考照開始,個人已參與三年十萬職業訓練計畫,目前完成 ESG 報告導讀的訓練課程,目標是發展出個人的第二專長,創造公司內他人不可取代的價值。經濟上,因公司內對於專業證照並未重視,管理層也沒有永續發展相關的概念,因此薪酬上的變化並不明顯。個人認為 iPAS 對我的正向助益主要是開闊我的眼界,讓自己與世界的發展趨勢接軌,並開啟發展第二專長的契機與動力。
工作不僅是工作,還是學習的歷程。不同職位的工作會需要你具有不同的能力,有的是已經有的,有的需要自己付出心力去學習。投資自己的回報是別人拿不走的,每一分努力都會讓自己在企業內的價值一點一滴的提升。實際點說,同樣的職務,當你有更多的附加價值時,你的競爭力自然比別人更強,也才有機會藉由第二專長創造更高的價值及薪酬。
許婉玲
淨零碳規劃管理師
公司剛好有請老師安排上課,幫助我增進碳排放與溫室氣體盤查的知識。因為工作職務為品管單位,所以在短短兩個月內就要上課並準備考試。雖然下班後上課常常精神不濟,但是為了取得證照還是努力打起精神上課,做筆記,相信在目前工作或是未來找工作都有加分的效果
因爲在短短2個月內要上課加上考試,所以我只能每天利用空檔時間努力刷題,把錯誤的答案記下來,做筆記,另外把相似的答案和容易搞錯的答案全部列出來,有時間線的題目用圖表的方式記憶,另外計算題的部分,因為在就學時的化學大多忘光了,所以我特別針對這方面加強複習。
因為我在品管單位工作,所以需要具備碳排放和溫室氣體盤查的相關知識。,在目前碳非常有話題性的情況下,相信是目前以及未來的趨勢,通過iPAS能力的鑑定,雖然只是初級證照,但相信在工作上不論是溫室氣體盤查,都能很有自信的跟別人談論或是未來找工作一定都有加分的效果
請努力刷題,相關的新聞及專題都可以在加強補充,另外記得帶計算機進考場,不要相信自己的心算能力,增加碳排放、溫室氣體盤查知識,若有幸公司願意協助請外面老師協助上課,提供講義就太好了,若沒有就只能靠自己努力,相信在目前工作或是未來找工作都有加分的效果
魏紀恩
淨零碳規劃管理師
我目前在公立醫院是從事工務性質的工作,在一偶然參與空品協會的活動中,得知有相關的考試訊息!在那之後,我就先下載了公版的檔案,自己先將各篇內容看過,並搭配課後的隨堂練習,對淨零碳有一個概要的認識!後續參加了空品協會舉辦的課程之後,對相關內容有更深入的了解!
我在準備考試的過程中,覺得範圍是多又廣,而且部分內容又不容易理解,以致我大約準備了1個月時間,將教材及能蒐集到的考題,重複練習了3次!並且還在yt上搜尋相關影片,儘可能多方面的吸取相關知識內容,從一個門外漢成為略懂的初學者還好皇天不負苦心人,第一次參加考試就通過了!
近來媒體報導顯示,淨零碳排已成迫切議題。我建議可由公部門率先帶頭,由經濟部主動發文推動,並對在公部門取得相關證照的人員給予獎勵,讓他們成為種子教官,帶動內部碳盤查與減碳措施的落實。這樣的做法,才能真正達成設立此評鑑考試的初衷。
建議在準備過程中,能夠將理論與實務結合,並且要時時關注國內與國際最新的碳中和趨勢,這不僅有助於考試,也能提升實務上應用能力。透過這次學習和考試,我更加堅定了推動淨零轉型的信心。我希望未來能與更多志同道合的夥伴攜手,為實現碳中和目標而努力。
黃之育
淨零碳規劃管理師
目前在財會領域工作,發現企業對碳排放與減碳規劃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尤其在全球淨零趨勢推動下,不論是投資人、供應鏈,還是公司內部的營運決策,都逐漸將碳管理能力納入關鍵考量。因此,我希望除了從網路或書籍中自學之外,也能透過報考「淨零碳規劃管理師」來取得正式證照,讓自己的能力有明確的佐證,未來在職場上的角色也能更積極參與永續相關的規劃與溝通。
在準備過程中,先從考試簡章去掌握考題方向和出題重點,確認自己需要補強的部分。接著以 iPAS 的低碳化精修班教材作為主軸,並搭配網路上各類補充影片與文章,進行整合式學習。這樣可以幫助我從不同角度理解核心概念,不會只是死背。最後再透過題庫與模擬考試做練習,熟悉題型與答題節奏,在真正考試時能更有信心、表現更穩定。
順利取得「淨零碳規劃管理師(初級)」證照後,讓我對碳管理相關概念有了更清楚的基本架構與應用脈絡。雖為初級認證,但可以協助我在面對永續議題時,具備初步的判斷與溝通基礎,特別是在企業財會實務與碳風險連結的初階分析上,更加有條理。希望這項證照讓我在參與公司內部的永續專案時,有更多切入的機會,進一步強化跨領域的實務參與與專業形象。
永續發展不再只是選修,而是每個產業都必須面對的核心議題。鼓勵有志從事相關工作的朋友,儘早建立碳管理的基礎知識,多參與學習機會,甚至報考像「淨零碳規劃管理師」這樣的專業證照,不僅是為了自己職涯的加分,更是在為未來的環境與社會盡一份心力。
何愛玲
淨零碳規劃管理師
參與 iPAS 能力鑑定的動機源於公司任務需求與個人職涯規劃的結合。由於負責碳足跡計算的工作內容,讓我體認碳排放管理與永續發展的重要性。而我個人對永續議題亦有濃厚興趣,認為這是未來全球產業發展的關鍵方向之一。因此,我積極尋找並報名碳足跡計算相關專業課程,期望透過系統化學習,獲得更紮實的理論基礎與實務應用能力。
1. 充分參與現場課程
積極參與課堂講解,針對課程內容的核心概念(如淨零碳排策略、碳足跡計算方法等)深入理解,並記錄重點。
2.系統性練習
將官網樣題分批次練習,按主題(如碳排放計算、法規合規性)分類,逐一攻克。
3.分析題目模式
分析題目的設計邏輯,歸納常見的考察方向,例如數據計算、情境應用或法規理解。
4.反饋與改進
對錯誤的題目進行深入分析,找出知識盲點或誤解,確保不重複相同的錯誤。
我在公司負責永續相關工作,具備碳足跡計算、環境管理等實務經驗,期藉由參與 iPAS 能力鑑定,進一步提升專業知識與技能,將理論與實務結合。公司對考取專業證照的員工每月 2000 元津貼,這既是肯定也是自我提升的動力,讓我對未來在永續領域的發展充滿信心。考取 iPAS 證照不僅是一種專業能力的認證,更是進一步進入永續領域的重要起點。未來我計畫持續深入研究永續報告書、IFRS 應用及其他國際標準,期以更全面的知識與技能為公司及個人職涯增添價值,並在企業永續轉型中發揮更大影響力。
希望作為企業內部或行業中的綠色變革推動者,影響同事、合作夥伴及利益相關者,推廣永續理念,並激勵更多人參與環保行動。並在工作中融入節能減碳、資源循環利用與環境友好的理念,協助企業實現永續目標,如達成淨零排放、減少廢棄物或改善供應鏈的環境影響。
4